在一百年前的今天,风湿病确实是“不死的癌症”:现代医学既缺乏很好的认识,也缺乏必要的有效的药物治疗,一旦患上了风湿病,便意味着宣判了“死缓”,更意味着需要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
但自从糖皮质激素的发现及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后,风湿病的治疗和预后有了很大的改观。激素神奇和快速...
展开 在一百年前的今天,风湿病确实是“不死的癌症”:现代医学既缺乏很好的认识,也缺乏必要的有效的药物治疗,一旦患上了风湿病,便意味着宣判了“死缓”,更意味着需要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
但自从糖皮质激素的发现及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后,风湿病的治疗和预后有了很大的改观。激素神奇和快速的疗效,拯救了无数风湿病患者:他挽救了重病人的生命,也缓解了风湿病带来的关节、肌肉疼痛——这是风湿病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风湿病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来源于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的发现与应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这些药物的出现与应用,显著提高了风湿病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同时,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逐步减量、停用糖皮质激素,减轻了糖皮质激素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满月脸、水牛背、肥胖、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帮助风湿病患者更好的恢复生活、工作的能力,拥有相对正常的人生。
靶向药物的出现,标志着风湿病发展进入了第三次飞跃。靶向药物就是风湿病患者耳熟能详的“生物制剂”。如果把上述“免疫抑制剂”比作武器中“炸弹”的话,那么靶向药物就是“精确制导导弹”:它能够在杀伤坏分子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正常免疫的干涉。因此,这类药物作用强大,起效迅速,副作用也相对较小,给许多风湿病尤其是难治性患者带来了福音。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如: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等),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如:妥珠单抗),小分子JAK抑制剂(如:托法替布)等靶向药物,在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中发挥了重要且良好的作用。
大部分风湿病经过正确的治疗和干预都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达到关节不肿不痛不僵,关节变形速度可以变得非常非常缓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达到腰背无酸痛,完成正常劳动毫无问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也可以达到正常的结婚、生育、拥有正常且快乐的人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