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版塊:
  • +

最多上傳8張圖片,每張大小不能超過1M

  • 慢友iW41Q1
    慢友iW41Q1

    糖尿病运动治疗到底有没有作用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够健身强体,还可以辅助降糖、防治并发症。但若不讲科学,盲目运动,不仅对康复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那么,对于以下糖尿病运动治疗的认知,你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吗?

    1.治疗糖尿病关键靠节食和用药,运动起...
    展开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够健身强体,还可以辅助降糖、防治并发症。但若不讲科学,盲目运动,不仅对康复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那么,对于以下糖尿病运动治疗的认知,你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吗?

    1.治疗糖尿病关键靠节食和用药,运动起的作用不大

      【错】与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一样,运动治疗也是糖尿病整体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及机体免疫力。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运动还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辅助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减少降糖药物用量。许多早期轻症2型糖尿病患者,甚至可以不用药,单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就能够把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


    2.运动治疗适用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

      【错】尽管运动治疗益处多多,但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运动,以下患者不宜:①血糖很高(空腹血糖大于16.7mmol/L)或波动很大;②有活动性眼底出血;③肾功能不全、有大量蛋白尿;④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重度高血压;⑤足部感觉严重减退及足部破损坏疽。这些患者若盲目运动,非但于身体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

    3.家务劳动可以代替运动治疗

      【错】做家务与运动治疗还是有区别的。运动治疗要满足一定的强度、时间和连续性,而家务劳动运动强度较低,且缺乏连续性,消耗热量不多,通常达不到治疗所需要的运动量,往往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因此,家务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


    4.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只降不升

      【错】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既可降也可升,这主要取决于采取什么样的运动。各种耐力性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降低血糖,剧烈、高强度的无氧运动(如赛跑、拔河、举重等)反而会升高血糖。因为剧烈运动会刺激机体的应激反应,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儿茶酚胺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大量分泌,导致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运动强度越大越好

      【错】运动强度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年龄、体重、血糖水平、心肺功能状态等情况而定,太高太低均不合适。运动强度太大对血糖不降反升,还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如心绞痛、血压升高等);运动强度太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糖尿病患者比较适合运动强度中等偏下的“有氧运动”,即“耐力性运动”,如步行、慢跑、爬山、做健身操、打太极拳、游泳、骑自行车等等。而高强度剧烈运动不适合糖尿病患者。为保证运动效果,运动时的心率应达到“170-年龄”。例如,一名50岁的患者,要求运动时心率为170-50=120次/分钟才是比较合适的。


    6.运动时间安排大有讲究

      【对】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或餐前)运动,这样容易诱发低血糖或引起血糖显著波动;也不宜餐后立即运动,这样会妨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并引起胃部不适或消化不良。最好选择在饭后1~2小时开始运动,这个时段体内血糖水平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7.运动项目必须因人而异

      【对】糖尿病是一种可以导致多器官系统(如眼睛、肾脏、心脑血管、下肢足部及神经系统)损害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在充分考虑自身病情的前提下,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量力而行,合理选择。


    8.“运动前热身”与“运动后放松”没多大必要

      【错】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治疗时,要先做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太极拳、步行、保健操等,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以使心血管适应,并提高关节、肌肉的柔韧性,避免肌肉拉伤。


    9.运动安全不容忽视

      【对】糖尿病患者运动过程中最常遇见的安全问题有低血糖反应、足部损伤及心血管意外等,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收起
    2016-02-28 09:00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小胜
    小胜

    求好心人帮助

    我,孙胜,27岁1988年4月份出生,是山东省肥城市新城街道巧山村人,儿时的我性格开朗活泼,聪明伶俐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12岁那年不幸降临到我的头上,突感身体不适昏厥过去,当我醒来时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重度酮症酸中毒(也就是糖尿病),入院后经大夫检查,就给我的家人下...
    展开
    我,孙胜,27岁1988年4月份出生,是山东省肥城市新城街道巧山村人,儿时的我性格开朗活泼,聪明伶俐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12岁那年不幸降临到我的头上,突感身体不适昏厥过去,当我醒来时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重度酮症酸中毒(也就是糖尿病),入院后经大夫检查,就给我的家人下发了病危通知书,后经医院医生的多方努力小命总算保住了,此后我就和医院之间结下了渊源,每年总有一半的时间在医院度过。12年噩耗降临,病情加重并发症的出现夺去了我的双眼,从此双目失明了。14年病情再次加重,各脏器功能下降,肾脏坏死转成了尿毒症。十多年的时间我往返在济南,泰安,肥城的各大医院里,家中积蓄早已花光,还拉下了十几万的外债,身体并不算好的父亲为了我的生命四处奔波,陪着我去济南,到泰安,穿梭在各大医院里,住院没钱他就在亲戚朋友那里借,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和乡里乡亲,也难为了家人。现在我只有靠每个礼拜两次的透析来维持生命,病情还不段加重,医生说如果要有好转只能移植肾脏,移植肾脏费用昂贵,对于我们这个家庭来说那是一个天文数字,不堪重负的家庭实在是无力承受,恳求爱心人士给予资助,并求善良之人转发此文字,孙胜携全家跪谢好人。谢谢!谢谢!谢谢!!!     联系地址,山东省肥城市新城街道巧山村,跪谢人孙胜,父亲孙树东,母亲肖凤琴    联系人张业伦13581198929      孙胜 13181833178
    收起
    2015-12-24 15:37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小胜
    小胜

    求好心人伸出援手

    我,孙胜,27岁88年4月份出生,是山东省肥城市新城街道巧山村人,儿时的我性格开朗活泼,聪明伶俐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12岁那年不幸降临到我的头上,突感身体不适昏厥过去,当我醒来时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重度酮症酸中毒(也就是糖尿病),入院后经大夫检查,就给我的家人下发了...
    展开
    我,孙胜,27岁88年4月份出生,是山东省肥城市新城街道巧山村人,儿时的我性格开朗活泼,聪明伶俐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12岁那年不幸降临到我的头上,突感身体不适昏厥过去,当我醒来时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重度酮症酸中毒(也就是糖尿病),入院后经大夫检查,就给我的家人下发了病危通知书,后经医院医生的多方努力小命总算保住了,此后我就和医院之间结下了渊源,每年总有一半的时间在医院度过。12年噩耗降临,病情加重并发症的出现夺去了我的双眼,从此双目失明了。14年病情再次加重,各脏器功能下降,肾脏坏死转成了尿毒症。十多年的时间我往返在济南,泰安,肥城的各大医院里,家中积蓄早已花光,还拉下了十几万的外债,身体并不算好的父亲为了我的生命四处奔波,陪着我去济南,到泰安,穿梭在各大医院里,住院没钱他就在亲戚朋友那里借,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和乡里乡亲,也难为了家人。现在我只有靠每个礼拜两次的透析来维持生命,病情还不段加重,医生说如果要有好转只能移植肾脏,移植肾脏费用昂贵,对于我们这个家庭来说那是一个天文数字,不堪重负的家庭实在是无力承受,恳求爱心人士给予资助,并求善良之人转发此文字,孙胜携全家跪谢好人。谢谢!谢谢!谢谢!!!     联系地址,山东省肥城市新城街道巧山村,跪谢人孙胜,父亲孙树东电话13655481287,母亲肖凤琴 ,患病人孙胜电话13181833178   本信息有伦哥代发  良心发布绝无虚假  联系电话 红包加微信  张业伦13581198929
    收起
    2015-12-24 15:13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未来未曾来
    未来未曾来

    产后尿检,酮体3+,是不是酮症酸中毒了呀?

    现在产后3个月哺乳期。最近午觉后就觉得双腿无力,现在这几天更是严重,浑身无力犯困食欲不振,嗜睡, 头晕掉发严重,四肢稍微压倒就发麻,早上去医院做了生化全套,尿常规,糖化,血常规,尿常规中不正常的是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偏高很多,酮体竟然3个+,其他都正常,血检查下午才出结果。...
    展开
    现在产后3个月哺乳期。最近午觉后就觉得双腿无力,现在这几天更是严重,浑身无力犯困食欲不振,嗜睡, 头晕掉发严重,四肢稍微压倒就发麻,早上去医院做了生化全套,尿常规,糖化,血常规,尿常规中不正常的是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偏高很多,酮体竟然3个+,其他都正常,血检查下午才出结果。老天,我是不是酮症酸中毒了啊?
    收起
    2015-11-23 15:47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考拉抱123
    考拉抱123

    学会看病,事半而功倍

    摘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副院长、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 许樟荣教授写给糖友的看病技巧,对于候诊大半天、看病几分钟的大多数病友来说,内心肯定是会有很多不平的,总感觉自己想说的还没说、想了解的医生还没告诉,就开始打发走人了,其实,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是你向医生说病情的时...
    展开
    摘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副院长、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 许樟荣教授写给糖友的看病技巧,对于候诊大半天、看病几分钟的大多数病友来说,内心肯定是会有很多不平的,总感觉自己想说的还没说、想了解的医生还没告诉,就开始打发走人了,其实,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是你向医生说病情的时候没有说到点子上呢?
         
          我们来看看许教授怎么说?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糖尿病专业的专科医生,我深切地体会到广大糖尿病病友求医心切的心情,理解他们看病难的处境。但是,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医生也有苦楚。根据有关部门以往的规定,一位医生一个小时应该看4-6个患者,也就是普通门诊的医生给每位患者的看病时间大约是10分钟左右。实际上,目前大医院的专家门诊都是超负荷工作,因此,就是这10分钟时间,往往还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作为病人,尤其是外地患者,千里迢迢来看病,好不容易见到专家,都希望能多说几句,常常是时间不够用,过了十分钟,患者的介绍病情还没有切入正题。因此,医患都需要珍惜和充分利用好门诊接诊时间,既要省时间,更要保证看病的质量。所以,有经验的医生在看门诊时,会很快地切入主题,掌握清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那么作为患者,门诊就诊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就诊时怎样叙述病情
    如果第一次到某医院专科门诊就诊,述说时病史至少要明确:
    1.糖尿病病程,即患糖尿病多久了?
    2.目前有否糖尿病并发症,如眼底病、蛋白尿等,如果从未接受过这方面检查,也应该告诉医生,以便尽可能快地接受检查。
    3.有否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伴随的情况或疾病。
    4.有否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家族史。
    5. 有否吸烟、饮酒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6.目前的治疗,如是否控制了饮食和每天参加运动、吃什么药等。另外,应该带上最近检查的化验单或者在家自测的血糖结果。
    对于一个有10年、20年以上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在这么漫长的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必然有许多次的药物调整和检查。如果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做好准备,充分利用好这10分钟时间,还是可以说明许多问题的。如门诊患者中有的将自己服用的药物和近期的血糖监测结果列个单子,医生一看就明白,如此是医患都满意。切忌,一些患者花了许多时间讲过去的治疗,而不能或来不及较为详细地叙说目前的检查和治疗情况。

    糖尿病患者出现哪些情况应看急诊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较高,容易引起或加重各种感染。在感染、外伤、手术、妊娠甚至情绪激动、饮酒等情况下,会使糖尿病病情加重,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等严重的急性并发症,这些又会导致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突发或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看急诊:
    1.    各种感染引起的高热,不能正常进食或恶心、呕吐等。
    2.    不明原因或诊治不清的肢体麻木或运动障碍。
    3.    尿酮体阳性。
    4.    突发性头晕、头痛、意识障碍、胸痛、下肢疼痛、抽搐等。
    5.    其他糖尿病并发症加重的表现和明显的有别于平时的严重不适感觉。

          无论看门诊还是看急诊,患者都应如实反映病情,不要出于对医师的感谢或不好意思说治疗效果不满意而隐瞒病情,也不要因为紧张而夸大病情。还应带好所有的检查结果,如果容易忘记所服的药物,可将药物随身带上就诊。如果需要检查空腹血糖,应该早一点去挂号并应该携带少量的食品,以免因为空腹时间过长而发生意外。对于长期用胰岛素且容易发生血糖不稳定者,不主张采取停用胰岛素检查空腹血糖的方法,可以检查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来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这些患者最好能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并在每次就诊时携带血糖监测结果。
    如果是准备检查餐后血糖、应该和平常一样就餐和用药。
    检查尿常规应该晨起排空膀胱,然后留第一次尿。

          有时因为匆匆赶路乘汽车、排队或者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血糖会升高,所以不要因偶尔的血糖变化而焦急。
    医生一般会隔一段时间给您复查1次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糖应该每1个月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查1次。平时无血脂异常者,半年检查1次血脂即可。如有血脂异常者,则应视情况进行复查,尤其是在调脂治疗过程中及更换调脂药物时,以2~3个月复查1次为宜。由于一些调脂药物有可能影响肝功能,尽管这种情况发生率很低,也需要重视,所以,新近开始服用调制药物的病友,应该在复查血脂时同时复查肝功能。
    收起
    2015-11-23 15:41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一座大房子
    一座大房子

    糖尿病运动,有没有靠谱的量化方法?

    一直都听说糖尿病人要“管住嘴、迈开腿”,吃我是能控制住,本来也就不大喜欢甜食、油腻的饭菜,可是对于怎么样运动才能对控制我的血糖有帮助?一直就不大清楚,希望有经验的朋友能具体给说说,拜求大师~~
    2015-08-27 10:03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doctor
    doctor

    除了测血糖,糖友还应检查什么?

    为响应11月14日的“世界糖尿病日”,各大医院和药房推出各种利好活动吸引糖友前去消费,免费测血糖、免费义诊活动的确给糖友带来诸多福利,但慢友帮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为了免费,而忽略了其他检查。

    作为糖友,您的体检更应该有的放矢,为了对抗糖尿病带来的各种并发症,除了医院...
    展开
    为响应11月14日的“世界糖尿病日”,各大医院和药房推出各种利好活动吸引糖友前去消费,免费测血糖、免费义诊活动的确给糖友带来诸多福利,但慢友帮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为了免费,而忽略了其他检查。

    作为糖友,您的体检更应该有的放矢,为了对抗糖尿病带来的各种并发症,除了医院和药房推出的常规检查项目之外,您还应该做哪些检查?

    1.尿常规。可以帮助你了解有无尿路感染,有无糖尿病酮症。
    尿常规检查对于女性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因为一部分女性糖友可出现无症状的尿路感染。如尿蛋白及尿常规检查有问题,应进一步检查血肌酐和尿素氮以及肾脏B超。若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升高,说明肾脏排出血液中的废物或有毒物质的能力下降了。

    2.血脂。临床证实,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出现血脂异常。
    合并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且血脂异常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因此,纠正血脂紊乱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3.尿放射免疫检查。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说明肾脏已经受损。
    五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做尿放免检查,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10~20年后约有50%的病人合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只有做尿放免检查才能发现,若不及时发现,到了肾病综合征期,大约3~5年就会进入五期,即尿毒症期。

    4.眼睛。糖尿病发病20年后,几乎所有患者都有眼部并发症。
    虽然严重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者最终可导致失明,但如果早期进行眼部检查并及时进行干预及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慢疾病的进展,甚至可治愈。一般常规检查包括裂隙灯、测量眼压、眼底检查等。

    5.心电图。糖尿病患者多数死于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心血管疾病,往往程度较重。
    据统计,约42%的糖尿病患者可发生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心源性休克,或仅表现为疲乏等,以致易漏诊和误诊。

    6.甲状腺。糖友要小心糖尿病合并出现甲状腺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常伴有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老年人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很常见,可很多人误把精力不足、没有食欲看成是衰老的表现。但只要及时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就可以诊断,口服甲状腺素就能解决。

    7.骨密度。糖代谢紊乱会加重人体骨量流失。
    糖尿病人骨质疏松早期无明显症状,发展至后期会出现腰背腿痛、身材变矮、驼背等现象,更严重者会稍遇外力即发生骨折,且骨折后愈合很慢。如果已有腰酸、背痛、腿抽筋等钙吸收不足的情况,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个性化的治疗及补钙。

    看到这篇文章的糖友们,可以趁着明天您所在地的各大医院的活动,好好的给自己做个全面检查,也可以将检查报告上传慢友帮,来获取更多糖友的帮助,准确把握现在的病情发展状况,知己知彼,方能打败糖尿病!
    收起
    2015-06-25 13:01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暴瘦吧
    暴瘦吧

    求会诊

    亲戚家一男孩,14岁,身高173cm,体重70kg,母亲糖尿病,左肱骨囊肿骨折术后1年,当时乙肝五项阴性,空腹血糖4.83,生化均正常范围。
    1周前因酮症酸中毒入院,纠正后胰岛素泵治疗,基础量38u,餐前大剂量各12u,空腹血糖10-13,餐后血糖13-20,凌晨3点血...
    展开
    亲戚家一男孩,14岁,身高173cm,体重70kg,母亲糖尿病,左肱骨囊肿骨折术后1年,当时乙肝五项阴性,空腹血糖4.83,生化均正常范围。
    1周前因酮症酸中毒入院,纠正后胰岛素泵治疗,基础量38u,餐前大剂量各12u,空腹血糖10-13,餐后血糖13-20,凌晨3点血糖11-15,基础c肽0.223,基础胰岛素0.4,GAD,ICA均阴性,糖化血红蛋白14.6%,ALT70,乙肝核心抗体弱阳性,甘油三酯1.7,甲状腺功能正常,发育正常,无高血压,无低血钾,无满月脸,无腹型肥胖,无肢端肥大,无黑棘皮病表现。
    日胰岛素剂量80,加用二甲双胍0.5tid,血糖下降不明显,胰岛素减量至每日40,血糖无升高,且有轻度下降。求教如何诊治?
    收起
    2015-05-28 14:55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王伊森
    王伊森

    六类人必须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看看你属于哪种

    目前全球有近1.8亿人正在与糖尿病进行艰苦的"持久战",很多病人需要长期规律的胰岛素治疗。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呢?

    1型糖尿病患者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彻底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如果不通过注射的办法向体内补充胰岛素,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酮症酸...
    展开
    目前全球有近1.8亿人正在与糖尿病进行艰苦的"持久战",很多病人需要长期规律的胰岛素治疗。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呢?

    1型糖尿病患者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彻底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如果不通过注射的办法向体内补充胰岛素,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并进而发展至昏迷和死亡。所以,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首先用来救命,然后是治病,即通过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减少慢性并发症。

    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
    有研究证实,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为期两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能够让部分患者在3年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就能维持理想血糖水平,短暂摆脱任何药物。所以,刚被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食和运动治疗的效果不好,最好使用胰岛素进行短期强化治疗,可让患者的胰岛B细胞充分休息一段时间,之后能更好地分泌胰岛素。

    久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
    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2型糖尿病患者大约在患病8~10年左右就不能仅靠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了。如果这个时候不采用胰岛素治疗,血糖就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由高血糖所导致的糖尿病并发症就会出现明显的进展。
    收起
    2015-05-23 14:21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水电费
    水电费

    糖尿病早期症状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2015-05-22 15:07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一座大房子
    一座大房子

    3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要人命!

    目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有三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和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这几种并发症来势汹汹,一般的病人及家属很难进行自救,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抢救。那么,这三种急性并发症有什么症状和表现呢?
    酮症酸中毒:呼吸变粗变深、小腿痉挛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
    展开
    目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有三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和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这几种并发症来势汹汹,一般的病人及家属很难进行自救,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抢救。那么,这三种急性并发症有什么症状和表现呢?
    酮症酸中毒:呼吸变粗变深、小腿痉挛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是,烦渴、多饮、多尿(特别是夜尿),体重下降,疲乏无力,视力模糊,呼吸大且深,身旁的人可闻到烂苹果的味道,不明原因的腹痛、恶心、呕吐,小腿肌肉痉挛等。实验室检查可查出血糖明显升高,代谢性酸中毒,尿糖及尿酮体呈阳性。

    高血糖高渗状态: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

    高血糖高渗状态属于严重的高血糖状态,血浆有效渗透压升高,尿糖呈强阳性,但是没有明显的酮症表现。一般多见于中、老年病人,有或未知有糖尿病史者,病死率较高。处于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患者,会出现严重脱水,等神经精神症状。
    何为进行性意识障碍?即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比如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幻觉,失语、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可有上肢粗大震颤、局限性癫痫发作、一过性偏瘫、膝反射亢进或消失,锥体束征可呈阳性反应。

    乳酸性酸中毒:曾服用双胍类药物 呼吸大且深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有明显的酸中毒表现,跟酮症酸中毒的症状有些类似,比如都会疲乏无力,不明原因的厌食、恶心、呕吐,呼吸大且深。但是大多数的乳酸性酸中毒病人都有服用双胍类药物的历史,有嗜睡的症状。实验室检查除了发现明显的酸中毒,血、尿酮体不升高,血乳酸水平升高。
    由于糖尿病这几种急性并发症比较凶猛,糖尿病患者又多数不在医院住院,所以一旦发生上述类似的症状,最好在短时间内送到医院实施抢救,通过积极的抢救可以将病人的痛苦降到最低,对未来的生活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收起
    2015-04-01 15:09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童子军
    童子军

    1型的糖尿病患者,生了孩子后,孩子会遗传这个病吗?怀孕有危险吗?

    我还没有恋爱,没有结婚,今年才23岁,但是一直很担心如果结婚生孩子了,孩子会遗传上我这个病,我是1型糖尿病,2014年元月份因酮症酸中毒查出来得的糖尿病,我害怕将来怀孕孩子会遗传我这个病,但是我家里人都没有糖尿病史,我也是喝饮料,吃高热量食物,生活习惯不好得的这个病,但...
    展开
    我还没有恋爱,没有结婚,今年才23岁,但是一直很担心如果结婚生孩子了,孩子会遗传上我这个病,我是1型糖尿病,2014年元月份因酮症酸中毒查出来得的糖尿病,我害怕将来怀孕孩子会遗传我这个病,但是我家里人都没有糖尿病史,我也是喝饮料,吃高热量食物,生活习惯不好得的这个病,但是还是很担心将来孩子会遗传上我这个病,但是医生说一般2型要比1型他们的孩子遗传性高,,但是还是不放心,有没有是1型的糖友,生了孩子后,孩子没有得上糖尿病的,能跟我交流下吗……
    收起
    2014-12-05 09:24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嗜酒男人
    嗜酒男人

    胰岛素,能吸了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6月27日刊文称,已于近日批准了一种新的吸入人胰岛素粉末制剂——Afrezza,这是一种速效的吸入胰岛素制剂,用于改善成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这种吸入剂在每餐前或开始吃饭的20分钟内使用。它的使用方法与治疗哮喘的干粉吸入剂类似。
      ...
    展开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6月27日刊文称,已于近日批准了一种新的吸入人胰岛素粉末制剂——Afrezza,这是一种速效的吸入胰岛素制剂,用于改善成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这种吸入剂在每餐前或开始吃饭的20分钟内使用。它的使用方法与治疗哮喘的干粉吸入剂类似。
      
    “对于需要餐时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这种吸入胰岛素提供了新的选择。”FDA药物评估与研究中心代谢与内分泌产品部主管让-马克·盖捷(Jean-Marc Guettier)这样说。在此之前,患者通常只能通过皮下注射来给药。
       
    这种制剂在3017名受试者中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其中1026名是1型糖尿病患者,1991名是2型糖尿病患者。Afrezza不能作为长效胰岛素的替代,当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时,它必须要与长效胰岛素配合使用。这种产品也不推荐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吸烟的患者。
      
    对于患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使用这种吸入剂可能会引起急性支气管痉挛,FDA对此进行了黑框警告,表明患有这类肺部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在此前的临床实验中,观察到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咳嗽和喉咙痛等。上市后,FDA还会继续收集该制剂的临床数据。 

    肺泡具有广大的表面积,膜通透性较大,而且血流丰富,因此胰岛素可以通过此处进入血液循环发挥药效。吸入式胰岛素的研发工作已经进行了数十年,Afrezza也并不是第一个取得上市许可的产品。早在2006年,辉瑞公司的胰岛素吸入剂Exubera就曾获得FDA批准上市。不过,Exubera比注射剂使用成本更高,且吸入装置较大并不方便使用,上市后未获得患者青睐,因此于2007年退出了市场。此次批准的新型吸入剂产品是否能获得成功,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收起
    2014-09-14 21:49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李辉
    李辉

    看看吧!别骗啦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我国患病人数众多。在各类媒体中,有关糖尿病的广告宣传也非常之多。这些广告宣传中最突出、最常见的几个字就是"根治糖尿病"。相信每一位患者都希望自己的病能早日得到根治,那糖尿病到底是否可以根治呢?
    读者来信:
    我在上网时看到一则广告。"北京×...
    展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我国患病人数众多。在各类媒体中,有关糖尿病的广告宣传也非常之多。这些广告宣传中最突出、最常见的几个字就是"根治糖尿病"。相信每一位患者都希望自己的病能早日得到根治,那糖尿病到底是否可以根治呢?
    读者来信:
    我在上网时看到一则广告。"北京××中医研究院"声称其研制的纯中药方剂安全无毒,只需服用2~3个疗程,便可彻底根治糖尿病,一举解决了长期以来西药治标不治本、肝肾毒副作用较大的世界难题。请问专家,这则广告是否真的可信?
    专家点评:糖尿病的病因至今未完全搞清,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目前都还不能解决糖尿病的根治问题,只能做到有效控制。控制糖尿病所依靠的手段就是所谓"五驾马车",即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中药可以根治糖尿病。上面提到的某中药方剂能够彻底根治糖尿病的宣传,显然是虚假广告。
    就糖尿病的治疗而言,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就降糖效果来讲,西药(包括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更具优势,中药在这方面则要逊色得多,真正有显著降糖作用的纯中药几乎没有。至于那些服用后确有显著降糖效果的中药丸剂、散剂,虽然对外宣称是"纯中药制剂",其实几乎都加了优降糖、降糖灵等西药成分--这早就是"公开的秘密",并已被药监部门检查证实。不知真相的患者如果吃了这些掺了假的中药,血糖虽然也可降低,但却很不安全。患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了这类"掺假药",很容易出现严重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后果非常危险。
    不过,中药虽在降糖方面不及西药,但在调理和改善症状以及治疗血管并发症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这不失为糖尿病治疗的好方法。另外建议,一定要到正规中医院接受治疗。
    读者来信:
    我在某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介绍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进口药品。广告上说该药是英国学者研制出来的,攻克了糖尿病无法根治这一世界难题。广告上还说,服用此药时要求糖尿病患者必须停服所有的口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减量1/3.请问专家,广告是否可信?是不是可以停服口服降糖药?
    专家点评:
    根据笔者掌握的来自国内外权威专业机构的最新资讯,近年来国内外确有不少治疗糖尿病的新药物、新疗法相继问世,但还没听说有哪种新药能够彻底治愈糖尿病。可以肯定,上面的广告又是一则不折不扣的虚假广告。
    我们知道,糖尿病包括许多类型,就拿最常见的1型和2型糖尿病来讲,其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就不一样。因此,糖尿病应当辨证施治,进行个体化治疗,没有哪种药物适用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笔者接诊过的糖尿病患者中,被此类虚假广告误导而上当受骗的大有人在。轻者因擅自停药(如降糖药、胰岛素等),导致病情反复、血糖失控;重者因停药导致酮症酸中毒昏迷甚至死亡,最终往往人财两空。
    特别提醒:警惕糖尿病虚假广告
    许多不法游医和药商在利益的驱动下,将目光瞄准数目庞大的糖尿病患者人群,四处散布虚假广告。这些广告的特点是:打着著名专家、著名科研单位的旗号,利用国人信赖中药的心理,拼凑一些貌似前沿科技、实乃子虚乌有的伪学说,再通过"医托"现身说法,大肆忽悠病人,致使许多不明真相、病急乱投医的患者上当受骗。不仅白花了冤枉钱,还把病给耽误了。提醒患者要对此多加警惕。
    收起
    2014-05-21 22:39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球衣
    球衣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时饥饿难忍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在最初控制饮食时会感到非常饥俄,甚至难以忍受。这时不妨采取以下一些办法,相信会有所帮助。

    (1)控制主食应循序渐进。如果主食量限制得过快,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对 机体恢复不利。所以每周应减少100〜200克的主食,一般1个月左右应限制到每 曰300克。
    ...
    展开
    糖尿病患者在最初控制饮食时会感到非常饥俄,甚至难以忍受。这时不妨采取以下一些办法,相信会有所帮助。

    (1)控制主食应循序渐进。如果主食量限制得过快,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对 机体恢复不利。所以每周应减少100〜200克的主食,一般1个月左右应限制到每 曰300克。

    (2)高纤维食品可使胃排空的时间延长,同时增加耐饥饿的能力。富含高纤维 的食物有麦麸、玉米、甜菜、海藻类食物等。

    (3)多选用粗杂粮代替细粮,如荞麦面、红豆粥以及用玉米面制作的面条、馒头等。

    (4)多吃高容积、低热能的食品,如大 白菜、黄瓜、豆芽、冬瓜、南瓜、菠菜、韭菜、青椒、茄子、菜花以及海藻类、蘑 菇类、豆类等。

    此外,糖尿病患者每次进餐前最好先 吃一碗蔬菜,然后再吃正餐,这样可以增 加饱腹感,减少正餐的进食量。两餐之间 饥饿时,可吃些西红柿、黄瓜等。也可进 行加餐,但加餐的量要从正餐中减去。
    收起
    2014-05-16 09:25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薄荷叶
    薄荷叶

    什么情况糖尿病病人不宜进行体育锻炼?

    1、血糖控制很差

    2、较重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3、较重的糖尿病眼底突变

    4、较严重的糖尿病肾病

    5、其他如各种传染、心货脑血管病尚未稳定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恢复期。

    糖尿病病人应该坚持一定量的运动,关键是怎么运动...
    展开
    1、血糖控制很差

    2、较重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3、较重的糖尿病眼底突变

    4、较严重的糖尿病肾病

    5、其他如各种传染、心货脑血管病尚未稳定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恢复期。

    糖尿病病人应该坚持一定量的运动,关键是怎么运动和运动量的问题。
    收起
    2014-03-12 09:21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如果爱
    如果爱

    患糖尿病易出现的并发症

    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致死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

    2.酮症酸中毒好发于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可出现高血糖、脱水、呼吸深而快,呼出气体带有烂苹果味,血压降低,严重者会昏迷...
    展开
    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致死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

    2.酮症酸中毒好发于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可出现高血糖、脱水、呼吸深而快,呼出气体带有烂苹果味,血压降低,严重者会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3.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降糖药物剂量过大,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可发生低血糖,不及时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悸、手颤抖、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四肢冷、血压下降、昏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4.糖尿病患者并发乳酸性酸中毒时血乳酸>5mmol/L,动脉血pH<7.35,虽然在临床中较为少见,但病死率较高。
    收起
    2014-03-06 17:17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哦伽伽
    哦伽伽

    糖尿病患者要有选择地选用粮谷类食物

    谷类食物中的高复合碳水化合物可改善糖耐量,也不增加胰岛素用量,还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碳水化合物不宜太高,过高可使血糖升高而增加胰岛负担,太低容易引起脂肪过度分解,易导致酮症酸中毒,通常碳水化合物占热能55-65%。
    2014-02-28 17:46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糖尿病互助幫

糖尿病互助幫

話題:795

成員:8017

加入版塊
糖尿病幫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