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版塊:
  • +

最多上傳8張圖片,每張大小不能超過(guò)1M

  • 翻不完的夏天
    翻不完的夏天

    洋葱搭配哪些食物一起吃能起到降血糖,血压的效果?

    1、洋葱+纳豆,切洋葱时会流泪,这是因为洋葱中的硫化物进入人体后转变成蒜素,能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纳豆中的酶能溶解血栓、疏通血管。将洋葱丁和纳豆拌在一起食用,能更好地疏通血管,但患血液病、正在服用血液凝固药的人应避免食用。

    2、洋葱皮泡茶可降血压,洋葱皮中的儿茶素含有...
    展开
    1、洋葱+纳豆,切洋葱时会流泪,这是因为洋葱中的硫化物进入人体后转变成蒜素,能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纳豆中的酶能溶解血栓、疏通血管。将洋葱丁和纳豆拌在一起食用,能更好地疏通血管,但患血液病、正在服用血液凝固药的人应避免食用。

    2、洋葱皮泡茶可降血压,洋葱皮中的儿茶素含有强力的抗氧化物质,对治疗高血压等病症有效。洋葱皮中的槲皮素具有溶解血栓、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

    3、酒糟+洋葱,洋葱中的硫化物能降低血糖,酒糟中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能抑制血糖的升高,并促进蛋白质分解吸收。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酒糟腌洋葱,风味独特,是预防糖尿病的良好食品。

    4、红酒+洋葱,洋葱能疏通黏稠的血液,预防脑梗塞、心肌梗死、中风等。红酒和洋葱组合能软化血管,黑醋能软化红细胞,与洋葱一起食用更能疏通血管。
    收起
    2023-03-16 11:58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物事人非空自悲
    物事人非空自悲

    如何避免患上糖尿病肾病?控糖可使微量蛋白尿下降34~54%

    糖尿病是慢性糖脂代谢疾病,长期的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会引起全身的大血管和微血管损伤,历经10年20年最终导致肾脏、视网膜、心脑血管的严重并发症。今天就和糖友们说说糖尿病肾病,目前医院提供的降糖药物包括注射的胰岛素没有一类具有肾脏毒性作用。糖尿病由于长时间血糖控制不佳和血...
    展开
    糖尿病是慢性糖脂代谢疾病,长期的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会引起全身的大血管和微血管损伤,历经10年20年最终导致肾脏、视网膜、心脑血管的严重并发症。今天就和糖友们说说糖尿病肾病,目前医院提供的降糖药物包括注射的胰岛素没有一类具有肾脏毒性作用。糖尿病由于长时间血糖控制不佳和血压高才造成肾脏损害,终至肾功能不全,使得一些降糖药不能正常使用。所以只有积极降糖,良好的血糖控制才是避免糖尿病肾病的正确途径。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的肾脏损害往往要经历一段时间,研究显示发病5年以内的1型糖尿病患者较少发生糖尿病肾病,所以对发病5年后的1型糖尿病应常规检查尿蛋白。2型糖尿病因发病较隐匿,很难判断真正的发病时间,所以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应常规检查尿蛋白。如果尿蛋白呈阳性,则须进行尿蛋白定量检查,同时要分析肾病的原因,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尿蛋白。随机尿蛋白如呈阴性应筛查尿微量白蛋白,如尿微量白蛋白为阳性,3~6月内应再检查2次以上,三次中如有两次呈阳性,考虑患者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呈阴性者,须每年至少复查一次。微量白蛋白尿对患者将来发生显性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预测性。如无特殊干预,约80%的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将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  

    国际和国内指南均建议动态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血清肌酐(sCr)水平无论患者尿白蛋白是否正常,每年至少检测1次,用于进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每年不少于1次。  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1型糖尿病患者,如不经有效治疗,每年白蛋白排出量增加10%~20%,约10~15年后有80%的患者进入临床蛋白尿,10年后50%的患者发生终末期肾病(尿毒症)。2型糖尿病在确诊时,往往已有较长病程,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的发生率较高,如不经有效治疗伴微量白蛋白尿者约20%~40%进展到大量蛋白尿,20%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DCCT研究经积极控糖可使1型糖尿病患者的微量蛋白尿下降34~54%↓大量蛋白尿下降23~44%。UKPDS研究经积极控糖可使2型糖尿病的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下降37%。Meyers 报道,回顾性观察研究121,395成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展研究,早期诊断干预可使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危险性减少80%。  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各种并发症,延缓肾脏、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展。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核心治疗依然是如何良好的控制血糖,不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早期肾脏病变。已经发生早期肾病病变者更需积极控制高血糖、控制高血压,调节血脂等综合管理,减缓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肾病的速度,远离肾透析之苦。
    收起
    2023-03-14 14:53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打一枪就跑
    打一枪就跑

    糖尿病的诱导患病因素有哪些?

    一般来说,糖尿病有8种病理生理机制,其中,主要核心病理机制有两个。一个是胰岛细胞功能的缺陷或者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临床上常见于1型糖尿病。另一个就是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的工作效率降低,也可以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在临床上主要见于2型糖尿病。

    我国糖尿...
    展开
    一般来说,糖尿病有8种病理生理机制,其中,主要核心病理机制有两个。一个是胰岛细胞功能的缺陷或者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临床上常见于1型糖尿病。另一个就是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的工作效率降低,也可以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在临床上主要见于2型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90%,1型糖尿病约占5%。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虽然很复杂,但是所幸,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还是比较清楚的。例如,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同时不爱运动;肥胖;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和生活规律;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β细胞功能越来越差,胰岛素抵抗越来越重。这些诱发因素中有一些是无法控制的,如年龄和遗传因素,但是也有很多因素是可以干预和控制的,如不良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糖尿病,甚至逆转早期的糖尿病。
    收起
    2023-03-07 11:48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努力生活每一天
    努力生活每一天

    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的症状取决于您的血糖有多高。有些患者可能没有症状,尤其是糖尿病前期或 2 型糖尿病患者。1 型糖尿病的症状往往来得很快,也更为严重。
    1 型糖尿病或 2 型糖尿病的一些症状包括:
    • 感觉比平时更口渴。
    • 尿频。
    • 体重意外下降。
    • 尿液含酮。酮是肌肉和脂肪...
    展开
    糖尿病的症状取决于您的血糖有多高。有些患者可能没有症状,尤其是糖尿病前期或 2 型糖尿病患者。1 型糖尿病的症状往往来得很快,也更为严重。
    1 型糖尿病或 2 型糖尿病的一些症状包括:
    • 感觉比平时更口渴。
    • 尿频。
    • 体重意外下降。
    • 尿液含酮。酮是肌肉和脂肪分解的副产物,会在胰岛素不足时产生。
    • 感觉疲惫和虚弱。
    • 感觉易怒或有其他情绪变化。
    • 视力模糊。
    • 伤口愈合缓慢。
    • 多处感染,例如牙龈、皮肤和阴道感染。
    1 型糖尿病可能在任何年龄开始出现,但通常始于儿童时期或青少年时期。2 型糖尿病更为常见,任何年龄都可能患上此病。2 型糖尿病更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人群。
    收起
    2023-03-06 17:16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萝卜吃兔子
    萝卜吃兔子

    糖尿病的“黎明现象”如何预防?

    为了帮助预防或降低早晨的高血糖,医务人员可能建议您:
    • 睡前避免摄入碳水化合物。
    • 改变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
    • 转用其他不同的糖尿病药物。
    • 把使用药物或胰岛素的时间从晚餐时间改为睡觉前。
    • 在清晨使用胰岛素泵注射额外的胰岛素。
    2023-03-03 12:12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追着太阳飞
    追着太阳飞

    糖尿病的“黎明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的“黎明现象”是指早晨的高血糖,原因可能是:
    • 前一个晚上没有获得足够的胰岛素。
    • 前一个晚上没有使用足够剂量的糖尿病药物。
    • 睡前吃了含碳水化合物的小吃。
    2023-03-02 14:22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追着太阳飞
    追着太阳飞

    老年糖尿病患者平时吃什么食物最好

    糖尿病饮食的基础是每天定时吃三顿饭。这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利用身体产生或通过药物获得的胰岛素。
    注册营养师可以根据您的健康目标、口味和生活方式帮助您进行饮食管理,还可以与您讨论如何改善饮食习惯,例如选择适合您的身材和活动水平所需的份量。
    推荐的食物
    用这些营养食物计算您的热...
    展开
    糖尿病饮食的基础是每天定时吃三顿饭。这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利用身体产生或通过药物获得的胰岛素。
    注册营养师可以根据您的健康目标、口味和生活方式帮助您进行饮食管理,还可以与您讨论如何改善饮食习惯,例如选择适合您的身材和活动水平所需的份量。
    推荐的食物
    用这些营养食物计算您的热量。选择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富含纤维的食物、鱼肉和“优质”脂肪。
    健康的碳水化合物
    在消化过程中,糖(简单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复杂碳水化合物)会分解为血糖。注重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如:
    • 水果
    • 蔬菜
    • 全谷物
    • 豆类,如黄豆和豌豆
    • 低脂奶制品,如牛奶和奶酪
    避免不太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如添加脂肪、糖和钠的食物或饮料。
    富含纤维的食物
    膳食纤维包括身体不能消化或吸收的所有植物性食物。纤维可以调节身体消化功能,帮助控制血糖水平。高纤维食物包括:
    • 蔬菜
    • 水果
    • 坚果
    • 豆类,如黄豆和豌豆
    • 全谷物
    有益心脏健康的鱼类
    每周至少吃两次有益于心脏健康的鱼类。鱼类(例如鲑鱼、鲭鱼、金枪鱼和沙丁鱼)富含 ω-3 脂肪酸,可以预防心脏病。
    避免炸鱼和汞含量高的鱼类,如鲭鱼。
    “优质”脂肪
    含有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包括:
    • 牛油果
    • 坚果
    • 菜籽油、橄榄油和花生油
    但不要过量,因为所有的脂肪都含有高热量。
    收起
    2023-03-01 11:14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努力生活每一天
    努力生活每一天

    糖尿病的“黎明现象”是指什么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清晨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黎明现象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通常发生在凌晨 4 点到早上 8 点之间。
    黎明现象的原因尚未被阐明。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夜间自然释放的某些激素增加了胰岛素抗性,导致血糖升高。这些激素称为反调节激素,因为它们具有与胰岛素相反...
    展开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清晨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黎明现象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通常发生在凌晨 4 点到早上 8 点之间。
    黎明现象的原因尚未被阐明。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夜间自然释放的某些激素增加了胰岛素抗性,导致血糖升高。这些激素称为反调节激素,因为它们具有与胰岛素相反的作用。这些激素包括生长激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收起
    2023-02-28 11:49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萝卜吃兔子
    萝卜吃兔子

    糖尿病性功能下降?的确是有影响的

    糖尿病阳痿即糖尿病ED,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治疗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的中后期甚至初期都可能伴发阳痿。

    糖尿病与衰弱相互作用,可能涉及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等共同病理生理机制。糖尿病会增加患衰弱的风险,而衰弱可促使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事。

    ...
    展开
    糖尿病阳痿即糖尿病ED,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治疗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的中后期甚至初期都可能伴发阳痿。

    糖尿病与衰弱相互作用,可能涉及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等共同病理生理机制。糖尿病会增加患衰弱的风险,而衰弱可促使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事。

    营养膳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收起
    2023-02-17 10:33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考拉抱123
    考拉抱123

    智能胰岛素贴片让糖友免受注射痛苦

    6月22日,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州立大学的顾臻课题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智能胰岛素贴片”的研究成果,为终结糖尿病治疗的注射时代带来了新的希望。
    今年,顾臻教授入选了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评选的“35 Innovators U...
    展开
    6月22日,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州立大学的顾臻课题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智能胰岛素贴片”的研究成果,为终结糖尿病治疗的注射时代带来了新的希望。
    今年,顾臻教授入选了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评选的“35 Innovators Under 35”。据MIT Technology Review介绍,这款“智能胰岛素贴片”上面覆盖着100多个微小的针,这些针充满了微小的囊泡。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这些囊泡会打开,释放胰岛素。如果实验成功并能进入临床研究,能在临床普及,那将是幸事一件。
    收起
    2017-12-09 12:05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寂寞的借口
    寂寞的借口

    有没有和我状况差不多的糖友呢

    本人三十四岁,今年12月2号住的院,去门诊挂的主任号,空腹血糖14.7甘油三酯30多,胆固醇还有好多项都高,当时主任看完我的化验单,怕我有酮体,就让我马上住院了。当时还没有床位,在过道加的床。进来之后就是各种化验,拍的眼底镜,胸片,心电图。
            住院的前几天...
    展开
    本人三十四岁,今年12月2号住的院,去门诊挂的主任号,空腹血糖14.7甘油三酯30多,胆固醇还有好多项都高,当时主任看完我的化验单,怕我有酮体,就让我马上住院了。当时还没有床位,在过道加的床。进来之后就是各种化验,拍的眼底镜,胸片,心电图。
            住院的前几天一天打四针,三餐前加睡前。定量之后打的是门冬30,早餐前一次14个单位,晚餐前一次10个单位。每天输一袋液,我记得好像是血塞通,早中晚各一粒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 君力达,因为我没有医保,是自费,有一天主任查房高速负责我的实习医生给我加一片磷酸西格列汀片(捷诺维)一天一片,这个药好贵一片10块钱。我住了十一天出院了,临出院实习医生告诉我胰岛素早上打14个晚上打六个,药还继续这样吃,我还剩半只胰岛素,又开了一只,说回家打完了这一只半就不用打了。
            我出院到现在半个来月,我们天自己测四次血糖,一次空腹,三次餐后两小时,我自己都做了记录。空腹基本上都是5/6/7/最低的时候4.4就一次,最高的时候7.2,7以上很少,开始的十天左右都是5.几到6.1/2,最近几天都是6.几最高7.2,餐后两小时大多数是7/8/9,最低6.多,最高12,十以上很少出现。
            昨天我去医院把自己记录的血糖数值给主任看看,他说还行,回去还是得注意饮食(我饮食经常时间不固定,而且也增加锻炼)药还按以前那样吃,问我胰岛素还打不打,我说我也不懂,您看哪样对我治疗效果比较好,她说要是不打就再加一种药,要是还继续打胰岛素,就能让胰岛好好休息,回复一下胰岛功能,我说那就听您的,再打一段时间吧。我现在有点不明白,像我这种病情胰岛素还用继续打吗?要是打的话,再打多长时间?
    收起
    2017-08-25 18:03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洗米
    洗米

    我会得糖尿病吗?

    截止目前全球共有4.15亿人患糖尿病,并仍呈上升趋势,预计2040年该数字将会达到6.42亿,我国糖尿病患者就占了全球比例的1.5亿。由此可见,糖尿病在全球、在中国的严峻趋势。世界上除了瑙鲁人和印第安人外,恐怕要算是我们中国人最容易得糖尿病。瑙鲁人十人九胖,糖尿病患者约...
    展开
    截止目前全球共有4.15亿人患糖尿病,并仍呈上升趋势,预计2040年该数字将会达到6.42亿,我国糖尿病患者就占了全球比例的1.5亿。由此可见,糖尿病在全球、在中国的严峻趋势。世界上除了瑙鲁人和印第安人外,恐怕要算是我们中国人最容易得糖尿病。瑙鲁人十人九胖,糖尿病患者约占总人口的30%,为世界之最;美洲印第安人和华人糖尿病发病率是白人的两倍以上;此外,非洲毛里求斯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0%。这些瑙鲁人、印第安人和华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饮食以高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为主。中国传统饮食以五谷为基础,五谷中的主要成分也是糖和淀粉,但过去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并不高,二三十年前,中国人几乎和肥胖、糖尿病“绝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糖尿病的真正杀手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如果饮食以天然碳水化合物或粗粮、全麦为主,糖尿病并不会大规模爆发。值得反思的是,近年来我们的粮食越吃越细,并引进越来越多快餐等垃圾食品,致使我国糖尿病患者呈爆发式发展。另外,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较欧美人差,大约仅相当于欧美人的1/2.所以,虽然欧美人中体重超标的人群远多于中国人,但患糖尿病的比例却低于中国人。对于欧美人而言,肥胖更容易使他们患动脉粥样硬化而不是糖尿病。早先,医生们谈及儿童糖尿病时,往往就是指1型糖尿病。但现在,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小胖墩”已屡见不鲜,2型糖尿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来自上海和北京的调查资料显示,在6-9岁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千分之0.48至千分之0.60。由于孩童对疾病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对其治疗也应有别于成人,医生们正在积极探讨合适的治疗对策。
    收起
    2017-04-26 11:26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雨中百合sss
    雨中百合sss

    让糖尿病患者不在谈糖变色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五行属土。主运化,升清,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是贮藏谷物的仓库,指脾胃受纳运化之功能。

    说到脾脏,目前最困扰的一个疾病就是糖尿病。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对于糖尿病好象都无...
    展开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五行属土。主运化,升清,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是贮藏谷物的仓库,指脾胃受纳运化之功能。

    说到脾脏,目前最困扰的一个疾病就是糖尿病。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对于糖尿病好象都无所谓了。现在大家主要关心的是糖尿病后期的并发症问题,糖尿病不仅会引起冠心病、失明、截肢等严重后果,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还给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全球每年约有380万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大杀手,目前全球每10秒钟就有一位患者死于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一。糖尿病在中国尤其是城市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糖尿病在中国发病平均年龄明显提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始发于65岁,中国则提前到45岁,而且目前糖尿病进入低龄化阶段,已危害到我们的下一代。

    为什么糖尿病发展的速度这么快?糖尿病到底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大家可能会回答就是血糖高,一般又会想到吃糖的问题、胰岛素的问题,其实还是不明白。不要说在中国,你走遍全世界任何一家现代西医院同样会告诉你,糖尿病没得治、终身携带。为什么会这样? 实际上现在很多人根本就不明白糖尿病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这也是糖尿病在中国发展速度这么快的原因。

    一般人的观念是,我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很多人谈糖色变。首先要跟大家讲一下到底什么是血糖?

    现代西医学中糖尿病属于代谢科,是代谢机能出了问题,也就是消化功能出了问题,我们在了解血糖之前,首先要知道人体的消化系统是怎样运作的,了解这些基本常识。

    人的消化系统是哪些?

    一般人的理解就是脾和胃。实际上人体中有两个消化系统,脾和胃只是一个,另外一个是肝和胆。这两个消化系统各有各的职责、相互配合。脾和胃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肝和胆是消化肉食类和水果蔬菜的。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就是肝和胆是消化酸性食物,脾和胃是消化碱性食物的。

    我们吃任何东西都是用嘴吃,食物经过嘴的咀嚼后进入胃开始消化,在现代西医学中不管吃任何东西,进入胃以后,统一称为“糖类”。经过胃液消化的食物进入小肠,小肠吸收其中的养分,这些养分现代医学名词就叫做“血糖”。小肠吸收完养分之后,就由脾脏(在西医也叫胰腺)分泌出胰岛,将小肠所吸收的养分运给肾脏之后开始造血。大家现在明白什么是“血糖”了吧?简单地说,血糖就是造血的原材料,也就是说糖分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所谓的糖类是人体所需要的养分的统称。

    三十多年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营养摄取比较少,因此中国人普遍出现低血糖的问题。女同志由于生理的原因则更明显。就是一站起来就会出现头晕,满眼都是铜钱。那时候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头晕的时候喝点红糖水马上就好了, 就有所缓解。

    为什么在低血糖的时候,喝一杯红糖水,血糖马上就恢复了?因为它主要的成分就是葡萄糖,纯糖是不需要胃口进行消化的,马上就可以直接进入小肠,小肠吸收之后供给肾脏造血,因此低血糖的症状就能很快得到缓解。所以现在人们一听到糖尿病就会认为是------糖吃多了。

    我们要懂得一点基本健康知识,知道血糖是怎莫回事,其实吃的任何食物都是有糖的。所谓无糖食品的营养成分是什么?完全不含糖的食品是没有任何营养的,糖类是我们身体的营养成分,人如果没有营养靠什么生存?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称呼是“消渴症”,不叫病。 为什么糖尿病在中医叫“消渴症”?大家知道,病跟症是一字之差就差之千里. 因为中医是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纯哪个器官出毛病就只去治哪个。 这种症状在中医看来其实是脾脏分泌胰岛的功能在衰退,中医是通过全面调整人体的整体运作,来恢复你脏器原有的功能。 因此中医不叫治病,只是调整你的身体,把机能恢复正常。糖尿病在中医不叫“病”,叫“症”的原因,是因为出现这种症状,脾脏机能还没有产生病变,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脏器机能来恢复的。

    为什么现代西医学告诉你糖尿病没得治,因为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胰腺分泌胰岛不足或是不分泌胰岛了。这是病吗?这只是症状,在没有发生病变的时候,西医对症状是没有对治方法的。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由于排尿功能增加,肾囊可能膨胀出现腰痛。有的病人因病情控制不好可因眼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出现视物模糊。有些病人可由尿糖刺激引起外阴搔痒,男性可的阴茎头炎,发生尿痛。部分病人可有乏力、多汗、心慌、手抖、饥饿等低血糖反应。通常病人还易发生皮肤疖肿以及其它感染等症状。

    29.jpg
    夷可舒,是安发国际根据糖尿病的病因、种类和机理,纵观和收集世界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临床经验和药物组配,经过安全的毒理试验、功能性药理试验、药动学、药代学试验和临床试验,成功制造出了夷可舒。

    主要配方,灵芝,葛根,山药,玉竹,苦瓜,青钱柳。

    它是采用天然中药萃取加工的高科技产品。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服用夷可舒可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受体功能;

    促进葡萄糖利用、合成和存储,降低血糖控制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等并发症。

    改进胰岛微循环,控制血糖和血压。且无西药的毒副作用,久用无依赖性,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抑制细菌再生和细菌入侵。

    促进糖尿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如再配合定量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效果更佳,希望夷可舒能成为糖尿病患者的朋友,给更多的糖尿病病人带来希望和未来。
    收起
    2017-04-26 10:53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雨中百合sss
    雨中百合sss

    糖尿病患者不再谈糖色变

    糖尿病患者不再谈糖色变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五行属土。主运化,升清,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是贮藏谷物的仓库,指脾胃受纳运化之功能。

    说到脾脏,目前最困扰的一个疾病就是糖尿病。在日常生活...
    展开
    糖尿病患者不再谈糖色变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五行属土。主运化,升清,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是贮藏谷物的仓库,指脾胃受纳运化之功能。

    说到脾脏,目前最困扰的一个疾病就是糖尿病。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对于糖尿病好象都无所谓了。现在大家主要关心的是糖尿病后期的并发症问题,糖尿病不仅会引起冠心病、失明、截肢等严重后果,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还给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全球每年约有380万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大杀手,目前全球每10秒钟就有一位患者死于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一。糖尿病在中国尤其是城市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糖尿病在中国发病平均年龄明显提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始发于65岁,中国则提前到45岁,而且目前糖尿病进入低龄化阶段,已危害到我们的下一代。

    为什么糖尿病发展的速度这么快?糖尿病到底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大家可能会回答就是血糖高,一般又会想到吃糖的问题、胰岛素的问题,其实还是不明白。不要说在中国,你走遍全世界任何一家现代西医院同样会告诉你,糖尿病没得治、终身携带。为什么会这样? 实际上现在很多人根本就不明白糖尿病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这也是糖尿病在中国发展速度这么快的原因。

    一般人的观念是,我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很多人谈糖色变。首先要跟大家讲一下到底什么是血糖?

    现代西医学中糖尿病属于代谢科,是代谢机能出了问题,也就是消化功能出了问题,我们在了解血糖之前,首先要知道人体的消化系统是怎样运作的,了解这些基本常识。

    人的消化系统是哪些?

    一般人的理解就是脾和胃。实际上人体中有两个消化系统,脾和胃只是一个,另外一个是肝和胆。这两个消化系统各有各的职责、相互配合。脾和胃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肝和胆是消化肉食类和水果蔬菜的。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就是肝和胆是消化酸性食物,脾和胃是消化碱性食物的。

    我们吃任何东西都是用嘴吃,食物经过嘴的咀嚼后进入胃开始消化,在现代西医学中不管吃任何东西,进入胃以后,统一称为“糖类”。经过胃液消化的食物进入小肠,小肠吸收其中的养分,这些养分现代医学名词就叫做“血糖”。小肠吸收完养分之后,就由脾脏(在西医也叫胰腺)分泌出胰岛,将小肠所吸收的养分运给肾脏之后开始造血。大家现在明白什么是“血糖”了吧?简单地说,血糖就是造血的原材料,也就是说糖分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所谓的糖类是人体所需要的养分的统称。

    三十多年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营养摄取比较少,因此中国人普遍出现低血糖的问题。女同志由于生理的原因则更明显。就是一站起来就会出现头晕,满眼都是铜钱。那时候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头晕的时候喝点红糖水马上就好了, 就有所缓解。

    为什么在低血糖的时候,喝一杯红糖水,血糖马上就恢复了?因为它主要的成分就是葡萄糖,纯糖是不需要胃口进行消化的,马上就可以直接进入小肠,小肠吸收之后供给肾脏造血,因此低血糖的症状就能很快得到缓解。所以现在人们一听到糖尿病就会认为是------糖吃多了。

    我们要懂得一点基本健康知识,知道血糖是怎莫回事,其实吃的任何食物都是有糖的。所谓无糖食品的营养成分是什么?完全不含糖的食品是没有任何营养的,糖类是我们身体的营养成分,人如果没有营养靠什么生存?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称呼是“消渴症”,不叫病。 为什么糖尿病在中医叫“消渴症”?大家知道,病跟症是一字之差就差之千里. 因为中医是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纯哪个器官出毛病就只去治哪个。 这种症状在中医看来其实是脾脏分泌胰岛的功能在衰退,中医是通过全面调整人体的整体运作,来恢复你脏器原有的功能。 因此中医不叫治病,只是调整你的身体,把机能恢复正常。糖尿病在中医不叫“病”,叫“症”的原因,是因为出现这种症状,脾脏机能还没有产生病变,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脏器机能来恢复的。

    为什么现代西医学告诉你糖尿病没得治,因为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胰腺分泌胰岛不足或是不分泌胰岛了。这是病吗?这只是症状,在没有发生病变的时候,西医对症状是没有对治方法的。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由于排尿功能增加,肾囊可能膨胀出现腰痛。有的病人因病情控制不好可因眼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出现视物模糊。有些病人可由尿糖刺激引起外阴搔痒,男性可的阴茎头炎,发生尿痛。部分病人可有乏力、多汗、心慌、手抖、饥饿等低血糖反应。通常病人还易发生皮肤疖肿以及其它感染等症状。

    29.jpg
    夷可舒,是安发国际根据糖尿病的病因、种类和机理,纵观和收集世界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临床经验和药物组配,经过安全的毒理试验、功能性药理试验、药动学、药代学试验和临床试验,成功制造出了夷可舒。

    主要配方,灵芝,葛根,山药,玉竹,苦瓜,青钱柳。

    它是采用天然中药萃取加工的高科技产品。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服用夷可舒可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受体功能;

    促进葡萄糖利用、合成和存储,降低血糖控制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等并发症。

    改进胰岛微循环,控制血糖和血压。且无西药的毒副作用,久用无依赖性,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抑制细菌再生和细菌入侵。

    促进糖尿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如再配合定量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效果更佳,希望夷可舒能成为糖尿病患者的朋友,给更多的糖尿病病人带来希望和未来。qq1039063934
    收起
    2017-04-23 13:00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onlying
    onlying

    胰岛素用量如何确定

    本人:男,36岁,病龄8年。一型糖尿病,餐前11-13之间。餐后15-18之间。无明显并发症症状。以前注射过甘精长效胰岛素,后长期停药。现在改用诺和锐30,不知如何确定注射计量。请您指点
    2017-04-22 14:34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追寻
    追寻

    各位病友好,问个打胰岛素的问题,帮忙解答下

    有时候,我打胰岛素会扎到血管里,流出很多血,请问用不用重新打?
    2017-04-22 14:29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甜蜜的微笑
    甜蜜的微笑

    胰岛素强化泵治疗

    上一次的复查结果不太乐观,医生建议强化治疗。上网搜到很多资料,希望糖友给以更多的意见和鼓励!
    2017-04-22 14:27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慢友Z45SbR
    慢友Z45SbR

    新糖尿病友的求助

    今年四十七岁,身高165体重120斤前几天刚确诊为糖尿病,空腹12.7 饭后25 出现一个酮体 现在注射胰岛素治疗,已经注射两天目前没感觉好转,反而更加无力,失眠更加严重(之前就失眠)请问我现在应该先控制血糖,还是先治疗失眠多梦
    2017-04-22 14:23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我的宝贝妮
    我的宝贝妮

    糖尿病血糖怎么也降不下来

    我老爸糖尿病史15年了一直打胰岛素但是怎么打都将不下来现在住院治疗,打胰岛素吃中药调理还是降不先来,饭前13个饭后两小时测16个。问医生说对胰岛素有抗药性。我想问问病友们有知道怎么治疗的吗?
    2016-12-30 07:19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芈荆
    芈荆

    请问有什么降糖的方法吗

    我爸血糖最高的时候17.6,他去年查出来的,刚开始吃西药胰岛素,现在喝中药,我有时候帮他买点降糖饼干吃。晚上十一二点钟睡,请问有什么好办法降糖吗
    2016-12-11 22:26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大爱鑫慈
    大爱鑫慈

    降糖心路及经验

    被确诊糖尿病,确实很意外。我曾经是业余球队前锋,而且一直保持着运动量,只是业务需要应酬熬夜多点。今年单位体检,35岁以上员工有全检,所以都搞了一遍,结果出来,糖高了,还有胆结石,肝胆肯定坏了。我也算是中医世家,有基本的中医常识,便开始改变生活方式并严格忌口,也保持心情愉...
    展开
    被确诊糖尿病,确实很意外。我曾经是业余球队前锋,而且一直保持着运动量,只是业务需要应酬熬夜多点。今年单位体检,35岁以上员工有全检,所以都搞了一遍,结果出来,糖高了,还有胆结石,肝胆肯定坏了。我也算是中医世家,有基本的中医常识,便开始改变生活方式并严格忌口,也保持心情愉快。翻出了尘封的典籍,花了一个多月研究,发现糖尿病即古时的消渴病,我心里的石头轻了许多,可以判断古中医可以治好,一定不用打胰岛素了。问了老人,有控制病案,未找到治愈的关键,接下来开始犯难,怎么才能找到那些关键。我开始透过父辈以及几家三甲医院院长朋友关系四处打探,平时苦心经营的关系网以及互联网社交帮了大忙,运气不错,一个月时间便找到了3位隐居的中医泰斗级高人及嫡传人,也搞清楚了病因在于肝肾功能差,引起的代谢问题,并得到了细胞实际上缺糖,糖丧失了进入细胞的机能,才富集于血管造成糖指数升高。我还搞明白了周遭朋友打胰岛素为何没用了,胰岛素本身寒,不但帮助不了细胞获取葡萄糖,还加重了肝肾代谢负担,加重病情。此刻,石头开始落地,辨证施治,哪怕好不全,也会控制住并减轻病症。他们给我3个古医调养方案,我与老人研究后选择了三一消渴调养方案,从肝肾功能开始,比预期的效果好了很多,短短20天,10个糖回到了5个,巩固了3个月,然后保持着稳定到现在已经半年。在此期间,我将胃肠与胆结石问题也一并调好。心里石头这才落了地。我也一改过去生活方式,并保持情志舒畅,糖问题不会再困扰我。
    昨天朋友叫我登录她中药平台APP,偶然间发现了慢友帮,这才注册了上来做一个分享,希望能为苦苦寻求的慢友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可以业余时间做些互动,确实需要,我也可以引荐那位高人。但是,我希望受益者能常怀感恩之心能将这种爱传递下去。
    收起
    2016-11-21 10:40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靖儿
    靖儿

    内分泌,代谢系统

    糖尿病是常见一种内分泌紊乱的代谢性疾病,体内胰脏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使糖代谢失调,致使体内的血糖,尿糖增加,中医认为,本病属”消竭”范畴,多因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引起阴虚燥热导致本病
    2016-11-15 15:48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勇敢的心
    勇敢的心

    面对伤口糖尿病者该怎么办呢?

      1、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控制患者的血糖,保持血糖的正常稳定,这对于伤口的愈合非常关键。

      2、如果患者的伤口没有发生较大的溃疡,只是长期不能愈合,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每天换药进行治疗。并加用适量胰岛素外用,胰岛素可以刺激肉芽的生长作用,可促进伤口愈合。

    ...
    展开
      1、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控制患者的血糖,保持血糖的正常稳定,这对于伤口的愈合非常关键。

      2、如果患者的伤口没有发生较大的溃疡,只是长期不能愈合,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每天换药进行治疗。并加用适量胰岛素外用,胰岛素可以刺激肉芽的生长作用,可促进伤口愈合。

      3、如果患者的伤口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溃疡,伤口长期不能够愈合,需要做好伤口的清创工作,及时清除伤口的坏死组织,清创后使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良药进行治疗,促进伤口的愈合。为避免感染,可以局部应用庆大霉素湿敷。

      4、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弱,可以进行营养支持疗法,以提高机体的营养水平,增强组织细胞的能力,这样才能促进伤口的愈合。如饮食上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加强营养。

      总之,糖尿病患者平时应该严格控制血糖,延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注意自身保护,尽量不要出现伤口;出现伤口时,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治疗,早日促进伤口愈合。
    收起
    2016-10-06 15:07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洗米
    洗米

    看清糖尿病的本质-胰岛素的作用不足

    血液中流动的葡萄糖简称血糖。当我们进行体力和脑力活动时,葡萄糖都是不可缺少的能量来源,因此,每时每刻都有一定量的葡萄糖在我们的体内流动。我们把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叫做血糖值。健康人能够控制血糖的波动,空腹是血糖能够稳定在3.8~6.1毫摩/升之间,进餐后血糖不会超过7.8...
    展开
    血液中流动的葡萄糖简称血糖。当我们进行体力和脑力活动时,葡萄糖都是不可缺少的能量来源,因此,每时每刻都有一定量的葡萄糖在我们的体内流动。我们把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叫做血糖值。健康人能够控制血糖的波动,空腹是血糖能够稳定在3.8~6.1毫摩/升之间,进餐后血糖不会超过7.8毫摩/升。血糖值之所以能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全归功于我们体内的几种激素。当我们肚子饿时,或者是刚刚进行了剧烈运动,作为能量来源的血糖便会缺乏,身体想要进一步的活动就要提高血糖值。这时,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激素就会刺激身体产生葡萄糖,血糖值就会升高。饱餐后,随着营养物质的吸收,血糖值也会随之升高,但这些吸收的葡萄糖不会呢都作为能量被马上吸收掉,盈余的部分将会以糖元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细胞中,如果还有盈余,就会转化成中性脂肪,储存在脂肪细胞中。这个过程,我们称为葡萄糖代谢。活跃在这个代谢中的激素就胰岛素,在它的帮助下,我们能把盈余的葡萄糖储存起来,同时使血糖值调节到正常范围。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使血糖下降的激素。如果我们体内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和使血糖下降的激素能够齐心协力、尽职尽责的工作,就可以把血糖值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的工作能力不强(在医学上称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糖值就会上升。身体若是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便是得了糖尿病。糖尿病最开始的时候,往往只是餐后血糖值升高,而空腹时血糖值是正常的。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依然对此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再过一段时间,升高的就不仅仅是餐后血糖值了,空腹的血糖值同样也会升高。人体是一个精密的设计,各个器官都能够自我调节,对于许多疾病,都有自我治疗、自我治愈的能。但单凭身体的调节能力,要想治愈糖尿病,往往难以做到。也就是说,一旦得了糖尿病,没有经历适合的治疗,高血糖的持续状态是不会有改善的。另外,糖尿病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患者是不会有任何不舒服的。也就是说,要想知道自己的血糖正不正常,只能通过客观的检查手段。
    收起
    2016-07-06 11:09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洗米
    洗米

    糖尿病的罪魁祸首—不良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的常见病因我们已经了解到,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足导致的。但是又是什么让胰岛素的作用减弱呢?自身免疫免疫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人体内的“巡逻警察”,帮助我们逮捕并清除入侵的“坏蛋”。通过免疫,人体能把义务、衰老组织排除体外。但有时候,免疫系统会误将身体正常组...
    展开
    糖尿病的常见病因我们已经了解到,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足导致的。但是又是什么让胰岛素的作用减弱呢?自身免疫免疫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人体内的“巡逻警察”,帮助我们逮捕并清除入侵的“坏蛋”。通过免疫,人体能把义务、衰老组织排除体外。但有时候,免疫系统会误将身体正常组织当做“坏蛋”,并发动攻击,这就是所谓的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的“战场”若发生在胰腺,导致胰岛β细胞受到伤害,便会发生糖尿病。我们把这一类型称为1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通过检查发现抗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等自身抗体,便可以诊断1型糖尿病。病毒感染可能是一个诱因,但也有不少病例无法探寻胰岛细胞破坏的原因。1型糖尿病可在儿童时期发病,它和生活习惯、遗传、年龄等关系并不密切。在我国的发病率不高,仅有5.6%的糖尿病患者是1型糖尿病。生活习惯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自己又不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贪食、肥胖、运动不足、工作压力等诱因下,也很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这便是我们常听说的2型糖尿病。据统计,在我国有93.7%的患者是2型糖尿病。近些年,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不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昔日的“富贵病”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并且,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在糖尿病病房,青少年,甚至儿童的身影也变得常见。妊娠有些女性,在怀孕前血糖好端端的,妊娠期间突然出现升高,而分娩后又恢复正常。这一类糖尿病成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一经诊断,就应该开始马上治疗,否则高血糖状态会对母亲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转悠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具有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的潜质。因此,即便分娩后血糖恢复正常,也应该定期进行血糖值测定,以及时发现血糖的变化。其他引起糖尿病的原因还有不少,如慢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导致的糖尿病,甲亢、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异常伴发的糖尿病,因胰腺肿瘤行胰腺摘除术后引起的糖尿病。我们把这一类糖尿病称为继发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糖尿病比较少见,在我国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0.7%。
    收起
    2016-07-05 12:56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糖尿病互助幫

糖尿病互助幫

話題:795

成員:8017

加入版塊
糖尿病幫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