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版塊:
  • +

最多上傳8張圖片,每張大小不能超過1M

  • 物事人非空自悲
    物事人非空自悲

    如何避免患上糖尿病肾病?控糖可使微量蛋白尿下降34~54%

    糖尿病是慢性糖脂代谢疾病,长期的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会引起全身的大血管和微血管损伤,历经10年20年最终导致肾脏、视网膜、心脑血管的严重并发症。今天就和糖友们说说糖尿病肾病,目前医院提供的降糖药物包括注射的胰岛素没有一类具有肾脏毒性作用。糖尿病由于长时间血糖控制不佳和血...
    展开
    糖尿病是慢性糖脂代谢疾病,长期的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会引起全身的大血管和微血管损伤,历经10年20年最终导致肾脏、视网膜、心脑血管的严重并发症。今天就和糖友们说说糖尿病肾病,目前医院提供的降糖药物包括注射的胰岛素没有一类具有肾脏毒性作用。糖尿病由于长时间血糖控制不佳和血压高才造成肾脏损害,终至肾功能不全,使得一些降糖药不能正常使用。所以只有积极降糖,良好的血糖控制才是避免糖尿病肾病的正确途径。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的肾脏损害往往要经历一段时间,研究显示发病5年以内的1型糖尿病患者较少发生糖尿病肾病,所以对发病5年后的1型糖尿病应常规检查尿蛋白。2型糖尿病因发病较隐匿,很难判断真正的发病时间,所以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应常规检查尿蛋白。如果尿蛋白呈阳性,则须进行尿蛋白定量检查,同时要分析肾病的原因,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尿蛋白。随机尿蛋白如呈阴性应筛查尿微量白蛋白,如尿微量白蛋白为阳性,3~6月内应再检查2次以上,三次中如有两次呈阳性,考虑患者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呈阴性者,须每年至少复查一次。微量白蛋白尿对患者将来发生显性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预测性。如无特殊干预,约80%的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将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  

    国际和国内指南均建议动态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血清肌酐(sCr)水平无论患者尿白蛋白是否正常,每年至少检测1次,用于进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每年不少于1次。  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1型糖尿病患者,如不经有效治疗,每年白蛋白排出量增加10%~20%,约10~15年后有80%的患者进入临床蛋白尿,10年后50%的患者发生终末期肾病(尿毒症)。2型糖尿病在确诊时,往往已有较长病程,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的发生率较高,如不经有效治疗伴微量白蛋白尿者约20%~40%进展到大量蛋白尿,20%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DCCT研究经积极控糖可使1型糖尿病患者的微量蛋白尿下降34~54%↓大量蛋白尿下降23~44%。UKPDS研究经积极控糖可使2型糖尿病的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下降37%。Meyers 报道,回顾性观察研究121,395成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展研究,早期诊断干预可使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危险性减少80%。  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各种并发症,延缓肾脏、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展。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核心治疗依然是如何良好的控制血糖,不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早期肾脏病变。已经发生早期肾病病变者更需积极控制高血糖、控制高血压,调节血脂等综合管理,减缓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肾病的速度,远离肾透析之苦。
    收起
    2023-03-14 14:53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那年一路向北
    那年一路向北

    糖尿病可以治愈吗?“糖尿病逆转”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至今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治愈。所以,如果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理论上讲,是不可能逆转的。但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延缓发病时间,甚至终身不发病;也可以使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延迟并发症的发病时间,甚至终身远离并发症。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
    展开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至今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治愈。所以,如果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理论上讲,是不可能逆转的。但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延缓发病时间,甚至终身不发病;也可以使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延迟并发症的发病时间,甚至终身远离并发症。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对早期、高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强化饮食干预,在体重明显改善后,代谢指标(包括血糖等)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病情达到临床缓解状态,甚至部分患者可以多年不需要用降糖药。

    从上述意义来说,我们就实现了糖尿病的部分“逆转”,从而使患者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逆转”的研究也日益得到学者们的重视。
    收起
    2023-03-09 16:43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叶落知秋
    叶落知秋

    糖尿病怎么办

    我现在糖尿病还不是很严重,10.1,应该吃什么药
    2016-06-06 15:25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苏铁
    苏铁

    吃消渴丸和六味地黄丸有用吗?

    我原来检查血糖是十四点多,是单位组织的那种体检,就是验血。后来别人告诉我吃消渴丸和六味地黄丸,吃了两年了,身体没有明显不适,只是比以前瘦了八斤,口有点干。如果要检查的话到什么医院检查好呢?如果要吃药,吃什么降糖药好呢?我指的是中成药。
    2016-04-11 22:15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开心果在北京
    开心果在北京

    血糖8.5正常吗

    血糖8.5正常吗,应该怎么办
    2016-03-20 15:59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救赎
    救赎

    唐力和诺和龙哪个副作用小?

    各位糖友,今天去医院开药,开好药与医生罗嗦了几句:我餐后血糖常常是8点多,医生说最好8以下,我说我从来没有8以下过,她说那你的药需要换了,吃两粒唐力意义不大!我大吃一惊,一直以为唐力是最好的药了,副作用也小,没想到医生说:唐力是最弱的促泌剂,医生还说换诺和龙,我不知道唐...
    展开
    各位糖友,今天去医院开药,开好药与医生罗嗦了几句:我餐后血糖常常是8点多,医生说最好8以下,我说我从来没有8以下过,她说那你的药需要换了,吃两粒唐力意义不大!我大吃一惊,一直以为唐力是最好的药了,副作用也小,没想到医生说:唐力是最弱的促泌剂,医生还说换诺和龙,我不知道唐力和诺和龙比到底哪个好呢?副作用哪个大?就觉得唐力很贵,不过没有什么不适。那么我该不该换药呢?
    收起
    2016-03-10 14:11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慢友iW41Q1
    慢友iW41Q1

    糖尿病运动治疗到底有没有作用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够健身强体,还可以辅助降糖、防治并发症。但若不讲科学,盲目运动,不仅对康复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那么,对于以下糖尿病运动治疗的认知,你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吗?

    1.治疗糖尿病关键靠节食和用药,运动起...
    展开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够健身强体,还可以辅助降糖、防治并发症。但若不讲科学,盲目运动,不仅对康复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那么,对于以下糖尿病运动治疗的认知,你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吗?

    1.治疗糖尿病关键靠节食和用药,运动起的作用不大

      【错】与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一样,运动治疗也是糖尿病整体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及机体免疫力。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运动还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辅助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减少降糖药物用量。许多早期轻症2型糖尿病患者,甚至可以不用药,单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就能够把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


    2.运动治疗适用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

      【错】尽管运动治疗益处多多,但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运动,以下患者不宜:①血糖很高(空腹血糖大于16.7mmol/L)或波动很大;②有活动性眼底出血;③肾功能不全、有大量蛋白尿;④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重度高血压;⑤足部感觉严重减退及足部破损坏疽。这些患者若盲目运动,非但于身体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

    3.家务劳动可以代替运动治疗

      【错】做家务与运动治疗还是有区别的。运动治疗要满足一定的强度、时间和连续性,而家务劳动运动强度较低,且缺乏连续性,消耗热量不多,通常达不到治疗所需要的运动量,往往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因此,家务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


    4.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只降不升

      【错】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既可降也可升,这主要取决于采取什么样的运动。各种耐力性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降低血糖,剧烈、高强度的无氧运动(如赛跑、拔河、举重等)反而会升高血糖。因为剧烈运动会刺激机体的应激反应,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儿茶酚胺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大量分泌,导致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运动强度越大越好

      【错】运动强度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年龄、体重、血糖水平、心肺功能状态等情况而定,太高太低均不合适。运动强度太大对血糖不降反升,还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如心绞痛、血压升高等);运动强度太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糖尿病患者比较适合运动强度中等偏下的“有氧运动”,即“耐力性运动”,如步行、慢跑、爬山、做健身操、打太极拳、游泳、骑自行车等等。而高强度剧烈运动不适合糖尿病患者。为保证运动效果,运动时的心率应达到“170-年龄”。例如,一名50岁的患者,要求运动时心率为170-50=120次/分钟才是比较合适的。


    6.运动时间安排大有讲究

      【对】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或餐前)运动,这样容易诱发低血糖或引起血糖显著波动;也不宜餐后立即运动,这样会妨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并引起胃部不适或消化不良。最好选择在饭后1~2小时开始运动,这个时段体内血糖水平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7.运动项目必须因人而异

      【对】糖尿病是一种可以导致多器官系统(如眼睛、肾脏、心脑血管、下肢足部及神经系统)损害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在充分考虑自身病情的前提下,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量力而行,合理选择。


    8.“运动前热身”与“运动后放松”没多大必要

      【错】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治疗时,要先做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太极拳、步行、保健操等,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以使心血管适应,并提高关节、肌肉的柔韧性,避免肌肉拉伤。


    9.运动安全不容忽视

      【对】糖尿病患者运动过程中最常遇见的安全问题有低血糖反应、足部损伤及心血管意外等,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收起
    2016-02-28 09:00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慢友iW41Q1
    慢友iW41Q1

    清晨空腹血糖有两种

      清晨时空腹血糖升高,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仅于清晨一段时间内血糖很高,称为“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主要由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引起。


      第二,夜间出现低血糖后,反跳性地引起清晨血糖升高,称为“苏...
    展开
      清晨时空腹血糖升高,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仅于清晨一段时间内血糖很高,称为“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主要由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引起。


      第二,夜间出现低血糖后,反跳性地引起清晨血糖升高,称为“苏木杰反应”。为了了解您属于哪种情况,您需要检测凌晨2~3点的血糖值。

      有“黎明现象”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白天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地特胰岛素),使清晨空腹血糖高的现象得到控制。

      但要注意的是,注射前需要加餐,如半杯牛奶和两片饼干等,以避免注射胰岛素后的低血糖发生。

      而对于有“苏木杰反应”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减少晚上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剂量,睡前加餐。睡前加餐应是晚餐的分餐,可以防止前半夜的低血糖
    收起
    2016-02-27 10:33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谁伴我闯荡
    谁伴我闯荡

    每餐都管不好,餐后血糖比较高。

    如题,初发现空腹15.88,本人四月初确诊,空腹14.5,糖化血红蛋白14.1%,至今一直用中药调理,5月初9.1,6月初7.5,近一周血糖仪平均空腹6.7,餐后平均9.5,好烦啊。怎么吃才不让血糖理想呢?
    展开
    如题,初发现空腹15.88,本人四月初确诊,空腹14.5,糖化血红蛋白14.1%,至今一直用中药调理,5月初9.1,6月初7.5,近一周血糖仪平均空腹6.7,餐后平均9.5,好烦啊。怎么吃才不让血糖理想呢?
    收起
    2016-02-18 14:48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未来未曾来
    未来未曾来

    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看看你在用吗?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很难彻底治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中药等。
       1、口服降糖化学药
       (1)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 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 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
    展开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很难彻底治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中药等。
       1、口服降糖化学药
       (1)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 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 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常用的药物及其剂型有:格列齐特、格列本脲片、格列美脲片、格列美脲口腔崩解片、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喹酮片、格列喹酮分散片等。
       格列本脲(优降糖):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在所有磺酰脲类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作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格列美脲(亚莫利):第三代新的口服磺酰脲类药,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比其它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体内半衰期长达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比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糖尿病。
       (2)双胍类: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
       (3) α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4) 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能有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合用,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瑞格列奈。
       罗格列酮(文迪雅):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对于胰岛素缺乏的1型糖尿病分泌量极少的2型糖尿病无效。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损害者服用勿需调整剂量。
       (5) 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是一新型口服非磺酰脲类抗糖尿病类药物,对胰岛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药物类似,但该类药物与磺酰脲受体结合与分离均更快,因此能改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
       瑞格列奈(诺和龙):该药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不引起肝脏的损害,有中度肝脏及肾脏损害的患者对该药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2、 目前还出现一些药物,含有两种西药成分,更好地起到治疗作用。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等。不同的药物可以联合使用,如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将沙格列汀片、磷酸西格列汀片或者那格列奈分散片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盐酸罗格列酮胶囊可以与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的联合应用。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类、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
            3、 中药:中药降糖作用不如西药,但中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辅助降血糖作用明确,常用的单味中药有地黄、桑白皮、人参、知母、黄连等,中成药有消糖灵胶囊、消渴灵片、消渴丸、玉泉丸、参芪降糖片、甘露消渴胶囊、金鳝消渴颗粒、降糖宁胶囊、降糖舒胶囊、枸杞消渴胶囊、消渴降糖胶囊、止渴降糖胶囊、金芪降糖颗粒、金芪降糖胶囊、玉蓝降糖胶囊、养阴降糖颗粒、消渴降糖胶囊、珍芪降糖胶囊、参芪降糖胶囊、消渴康颗粒、三十六味消渴胶囊、芪药消渴胶囊、益阴消渴胶囊、十八味诃子利尿胶囊、芪明颗粒、振源胶囊、玉泉胶囊、玉泉颗粒、十味玉泉胶囊、木丹颗粒、益气消渴颗粒、玉金方胶囊、芪丹通络颗粒、人参茎叶皂苷胶囊、消糖灵胶囊、参灵通络胶囊等。
            抗击糖尿病任重道远,运动饮食加治疗,开心面对每一天啦!
    收起
    2016-02-05 10:12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阁阁
    阁阁

    问问这样吃行吗

    我以前吃二甲双胍片和消渴丸,腿部一直抽筋,现在光吃消渴丸,腿不抽筋了,光吃消渴丸行吗?
    2016-02-03 14:19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lanmeng520
    lanmeng520

    长期注射胰岛素的危害

    打胰岛素虽然能帮助糖尿病人控制血糖,可是长期打胰岛素还会有一定的危害。希望每位糖尿病人都要认识到这点:

    长期打胰岛素会让人的体重增加,尤其是腹部肥胖。这种状况在二型糖尿病人中多见。在注射胰岛素后引起腹部肥胖,为高胰岛素血症的表现,可以改用纯化胰岛素或加服口服降糖药,用...
    展开
    打胰岛素虽然能帮助糖尿病人控制血糖,可是长期打胰岛素还会有一定的危害。希望每位糖尿病人都要认识到这点:

    长期打胰岛素会让人的体重增加,尤其是腹部肥胖。这种状况在二型糖尿病人中多见。在注射胰岛素后引起腹部肥胖,为高胰岛素血症的表现,可以改用纯化胰岛素或加服口服降糖药,用来削减胰岛素的使用量。

    长期打胰岛的危害还有会造成低血糖反应。这是因为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并且没有按时吃饭,肝、肾功能不全的人,非常容易引起低血糖,甚至出现昏迷。

    长期打胰岛素的危害还包括——胰岛素过敏,这种情况多见于动物胰岛素与非纯化胰岛素,分为局部与全身过敏。局部过敏仅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全身过敏可引起寻麻疹,过敏性紫癜,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长期打胰岛素还会造成皮下脂肪营养不良:长时间运用非纯化胰岛素,或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时可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的现象。

    长期打胰岛素的危害中还包含胰岛素水肿,糖尿病在还没控制前,身体里有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一旦接受胰岛素医治,血糖控制后四天到六天里,体内水钠潴留,那么会呈现四肢水肿的状况。

    以上就是对“长期打胰岛素的危害”的介绍,糖尿病人要注意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然后和医生做好沟通,
    收起
    2016-01-26 23:55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小幻
    小幻

    糖尿病传染吗

    糖尿病是遗传呢还是传染呢,糖尿病人应该喝什么药好呢
    2016-01-21 06:28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白佳缘
    白佳缘

    寻降脂和降糖中成药

    糖尿病患者,女56岁,患病两年,想寻求降血糖,降甘油三酯的中成药
    2016-01-14 20:34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快快好
    快快好

    请问医生,这个对吗?

    这个内容是我从“手机看病”APP里面的健康知识看到的 ,但是不知道对不对,想在这问问专业的医生,求答案

    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无法自身合成胰岛素,因此胰岛素治疗是主要的疗法。一些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后仍然不能有效控制住血糖,因此也会使用胰岛素进行辅助治...
    展开
    这个内容是我从“手机看病”APP里面的健康知识看到的 ,但是不知道对不对,想在这问问专业的医生,求答案

    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无法自身合成胰岛素,因此胰岛素治疗是主要的疗法。一些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后仍然不能有效控制住血糖,因此也会使用胰岛素进行辅助治疗。但请注意,由于胰岛素在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下会被分解而失去活性,因此胰岛素不能通过口服摄入,只能进行注射。

    市面上有多种类型的胰岛素产品,可以依据起效时间或作用持续时间进行分类。比如,普通胰岛素(如优泌林R)起效较为迅速,但药效持续时间较短;甘精胰岛素(如来得时)起效时间比普通胰岛素更慢,但药效可持续一整日。一些患者可能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胰岛素产品,比如餐前使用速效胰岛素,用于餐后控制血糖,同时每日注射长效胰岛素,用于持续控制血糖水平。

    目前,除了注射型胰岛素外,市面上的胰岛素产品还有干粉吸入剂型、泵输注型等。使用注射笔型胰岛素较为方便,只需调节笔上的旋扭至所需的药量刻度上进行注射即可。
    收起
    2016-01-08 21:54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梦醒花落
    梦醒花落

    求解答这个问题

    血糖高但是尿糖不高是不是糖尿病?
    2015-12-23 07:33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夏日的蝉鸣
    夏日的蝉鸣

    都来交流经验吧

    有长期服用捷诺维的朋友吗?本人糖前,空腹6.3,餐二8.8。遵医嘱每天早晨空腹服捷诺维一片近5个月了。血糖控制较好,空腹5.3到6.2之间,餐一一般6到7.5,餐二5到7.2之间。每天都运动,中途尝试过停药,空腹和吃药差不多,但餐一一般都是8到9.5之间,餐二7到9之间...
    展开
    有长期服用捷诺维的朋友吗?本人糖前,空腹6.3,餐二8.8。遵医嘱每天早晨空腹服捷诺维一片近5个月了。血糖控制较好,空腹5.3到6.2之间,餐一一般6到7.5,餐二5到7.2之间。每天都运动,中途尝试过停药,空腹和吃药差不多,但餐一一般都是8到9.5之间,餐二7到9之间,医生建议先继续吃。担心长期服用的副作用,请有长期吃这药的朋友给点看法,交流下经验。谢谢!
    收起
    2015-12-18 17:44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柔软
    柔软

    糖尿病该选择什么中药好

    刚检查出得了糖尿病,2型,还不算是太严重吧,空腹7.1,饭后10.7。还是想吃中药,缓慢治疗,或许会好一些吧。可是市面上的药物太多了。什么消渴丸、消渴灵片、参芪降糖片、人参茎叶皂苷胶囊、金芪降糖颗粒,真不知道选择哪个合适。有用过中药效果比较好的吗?求推荐。
    2015-12-18 15:59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一起一伏
    一起一伏

    糖友们,这些小知识你真的注意了吗?

    1、注意用药剂量,预防低血糖:胰岛素和大多数口服降糖药均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危险,严重者可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使用时应根据病情选用剂量,并且从小剂量开始。轻度低血糖可饮用糖水缓解,严重时必须静注葡萄糖液抢救。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磺酰脲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酸...
    展开
    1、注意用药剂量,预防低血糖:胰岛素和大多数口服降糖药均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危险,严重者可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使用时应根据病情选用剂量,并且从小剂量开始。轻度低血糖可饮用糖水缓解,严重时必须静注葡萄糖液抢救。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磺酰脲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酸分泌增加、恶心、腹痛、腹泻,还偶见粒细胞减少及胆汁淤积性黄疸,并相对其它类口服降糖药更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二甲双胍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乳酸酸中毒。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和肠鸣。而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是肝毒性。
       3、根据糖尿病的不同类型选药:1型糖尿病患者终身需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一般选用口服药治疗,但在下列情况需要胰岛素治疗: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时;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处于急性应急状态(如严重感染、大型创伤及手术等);妊娠期。
       4、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注意:老年人往往肝肾功能下降,因此,应尽量选用对肝肾无毒性或毒性较小的药物,如瑞格列奈,格列喹酮,二甲双胍在病人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衰、缺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乳酸酸中毒,因此,有上述情况的老年人应禁用。老年人不宜选用长效、强效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如优降糖、消渴丸),以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尽可能选用半衰期短、排泄快的短效药物。早期宜联合用药。
       5、根据体重选药:理想体重(千克)=身高(cm)-105,如果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型偏胖,首选二甲双胍或α糖苷酶抑制剂。如实际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型偏瘦,应选用促胰岛素分泌剂。
       6、根据高血糖类型选药:如空腹血糖不高,只是餐后血糖高,则首选α糖苷酶抑制剂,如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治疗开始即可联合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口服药物,如“磺酰脲类+双胍类”或者“磺酰脲类+胰岛素增敏剂”。另外,对于初治空腹血糖>13.9mmol/L,随机血糖>16.7mmol/L患者,可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后再改用口服药。
    收起
    2015-12-18 14:27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测

    糖友用药:不同二甲双胍不同效

    二甲双胍是唯一一种被证实能够降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口服降糖药物。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双胍类药物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治疗糖尿病,还有降脂、减重的功效。目前药品市场上共有普通制剂、缓释剂和控释剂三种二甲双胍,它们之间有何区别?这里,我们一一列举,提供参考: 
      
    ...
    展开
    二甲双胍是唯一一种被证实能够降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口服降糖药物。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双胍类药物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治疗糖尿病,还有降脂、减重的功效。目前药品市场上共有普通制剂、缓释剂和控释剂三种二甲双胍,它们之间有何区别?这里,我们一一列举,提供参考: 
      
    1.二甲双胍普通片: 
    ①起效过程:胃部溶出速度较快,因此对胃部刺激相对较大,血药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餐后。 
    ②用法:通常起始剂量为0.5克,每日二次;或0.85克,每日一次,后每周逐渐加量,超过2.0g后,应每日分三次随餐服用。因口服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较低,常采用每日多次、大剂量服用,一般餐前15 min~0.5 h服用。 
    ③疗效:临床上使用超过50年,疗效稳定。对控制餐后血糖相对较好,也可降低空腹血糖。 
    ④不良反应:胃肠道副反应比较明显,约20%患者发生过严重副反应。肠溶片剂虽可缓解胃肠道副作用,但亦不能减少每日服用次数。 
      
    2.二甲双胍缓释片: 
    ①起效过程:缓释片膨胀后,缓慢溶出,使所含药物恒定、持续释放,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有效的、稳定的血药浓度。
    ②服用方法:常用初始剂量为0.5g/次,每日一次,晚饭时与食物同服。后可根据病情逐渐加量,每日不能超过最大剂量2.0g。如果2.0g/次,每日一次,对血糖的控制仍不满意,可考虑试用1.0g/次,每日二次。 
    ③疗效:有研究发现,不同患者经缓释片和普通片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差别;而缓释片组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幅度较普通片组增大。这说明其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具有实际的意义。同时,由于血药浓度稳定,对控制空腹血糖相对较好。 
    ④不良反应:缓释片比普通片释放持久,这样前者不会对胃肠道产生较大刺激。临床上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从普通片换到缓释片后,胃肠道症状明显改善。但事无绝对,也有研究者发现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3.二甲双胍控释片: (复方盐酸吡格列酮/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去年刚在美国上市。) 
    ①起效过程:该新药是由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心和盐酸吡格列酮速释包衣层组成。片心是采用供一日1次口服的单室渗透泵专利技术制成的控释制剂。包衣膜上有两个激光打的释药孔,一面1个。使得它在单位时间内有着比较恒定的释放剂量,以维持血药浓度恒定,效力更持久。 
    ②服用方法:本品剂量规格为盐酸吡格列酮/盐酸二甲双胍 
      15 mg/1 000 mg和30 mg/1 000 mg/片,一日1次。 
    ③治疗效果:盐酸吡格列酮直接靶向作用于胰岛素耐受性,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糖原来发挥作用。双剑合璧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④不良反应:该药系新药,应用有限,很多不良反应还待总结、发现。 
      
    实际上,不论何种制剂,其主要成分都是盐酸二甲双胍。因此大家在选择过程中,应根据医生指导,自身情况合理用药。
    收起
    2015-12-11 13:16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海带丝
    海带丝

    超实用!糖友必知的8项检查

    1.血生化指标的化验结果
    这些生化指标一般包括空腹抽血,检查肝功、肾功和血脂全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包括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2.平时在正常进餐、服常规药物情况下查的血糖谱
    如果自己有血糖仪可以...
    展开
    1.血生化指标的化验结果
    这些生化指标一般包括空腹抽血,检查肝功、肾功和血脂全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包括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2.平时在正常进餐、服常规药物情况下查的血糖谱
    如果自己有血糖仪可以查三餐前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服降糖药,从第一口进餐开始计时,2小时查的指血或静脉血血糖水平)。如果自己没有血糖仪,可以查早餐前(即空腹)血糖,早餐后和午餐后2小时血糖。注意化验时最好与平时的生活规律相同(主要指饮食和运动的规律),服药情况也保持日常状态,并且身体没有病态状况。

    3.尿常规
    尿常规,尿蛋白/肌酐(一次尿,不必是清晨尿),夜间8小时尿(晚10点到早6点)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4.心电图
    如有胸闷等,还需进行心电图检查(胸闷当时查最好,如条件所限,也可提供无症状时的心电图)。

    5.眼底检查
    眼科进行眼底检查,检查是否并发眼底病变等。

    6.下肢动脉彩超
    如有下肢麻木、疼痛等,还需查下肢动脉彩超,还可包括颈动脉彩超。

    7.行肌电图
    神经科肌电图方面,如四肢末梢麻木明显的人需行肌电图检查。

    8.血压
    如有血压增高的情况,还需要提供每天不同时间的血压(可从早到晚每3~4小时测一次并记录)。

    9.其他
    其他,如有几年前的资料,也应一并带来,如有X光片、核磁或CT片,最好也能准备一下,以备医生参考。


    以上方面中如果个人手里已经有检查结果,可在看病时直接携带而不用再次检查,尤其是1、2、4、6、9、10所提为重点内容哦!平时定期复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尽最大可能提供相关病情资料,才能方便医生及时作出诊治判断!
    收起
    2015-12-04 10:04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咪咪兔
    咪咪兔

    糖尿病人能要孩子吗?

    今年29了,糖尿病2年,只吃降糖药,血糖控制的还算比较稳,担心这病会对下一代有影响,一直没敢要孩子,可是马上就30了,我觉得再不要可能更危险,更没机会了,所以想问问帮里的朋友,有没有我这样的,又成功生下健康宝宝的妈妈?待解救~~
    2015-11-26 15:38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墨痕
    墨痕

    中成药金芪降糖胶囊或金芪降糖片有效吗

    家人2型,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早晚各一粒,前几天还好空腹5点多餐后2小时6点多,最近这两天空腹在6.5至6.9之间餐后2小时在8至9之间,想服用些中成药试试,哪位朋友这样搭配过,不知效果如何,这样搭配合适吗,还是加大盐酸二甲双胍的量还是加其它的药好,请朋友们多指教,多谢多...
    展开
    家人2型,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早晚各一粒,前几天还好空腹5点多餐后2小时6点多,最近这两天空腹在6.5至6.9之间餐后2小时在8至9之间,想服用些中成药试试,哪位朋友这样搭配过,不知效果如何,这样搭配合适吗,还是加大盐酸二甲双胍的量还是加其它的药好,请朋友们多指教,多谢多谢。
    收起
    2015-11-23 16:34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麒若
    麒若

    降糖药,帮忙看看

    一个叔叔给我爸推荐了这个药,有人用过吗,这药怎么样?
    展开
    一个叔叔给我爸推荐了这个药,有人用过吗,这药怎么样?
    收起
    2015-11-17 12:20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 啊喜
    啊喜

    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有什么好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副作用小,又能治疗病
    2015-11-17 12:18 来自糖尿病互助帮 举报
糖尿病互助幫

糖尿病互助幫

話題:795

成員:8017

加入版塊
糖尿病幫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