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版塊:
  • +

最多上傳8張圖片,每張大小不能超過1M

  • 读解人生
    读解人生

    我反应迟钝,时不时有点头晕

    我反应迟钝,语言有点口吃,时不时伴有头晕
    2015-08-25 14:28 来自自闭症互助帮 举报
  • 断念
    断念

    孩子不愿意坐马桶怎么办?

    以前都用坐便器的,一直改不过来,不喜欢用马桶,用马桶就发脾气,怎么办?孩子越来越大这也不是办法,大家帮忙想想折
    2015-08-03 16:02 来自自闭症互助帮 举报
  • 断念
    断念

    训练干预有用吗?

    我儿子3岁,孩子的不正常行为搞得家里人都心力交瘁,试过许多方法,也做过很多训练,一点用也没有,不敢想象他为以后怎门办。愁得一点办法都没有啊。。
    2015-07-16 10:58 来自自闭症互助帮 举报
  • 桃花流水鲈鱼美
    桃花流水鲈鱼美

    “来自星星的孩子”是否可以就业?

    昨天看到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以及冯坤、罗雪娟、钱红等多名奥运冠军发起“孤独的行走”计划。该计划以“聚焦成人自闭症群体的生存与未来发展”为主题,将带领自闭症患者走入社会。

    聊起来自闭症的话题,大家都很好奇,星星孩子将来是否可以就业。

    答案我是不知道的,因为我接触过的孩...
    展开
    昨天看到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以及冯坤、罗雪娟、钱红等多名奥运冠军发起“孤独的行走”计划。该计划以“聚焦成人自闭症群体的生存与未来发展”为主题,将带领自闭症患者走入社会。

    聊起来自闭症的话题,大家都很好奇,星星孩子将来是否可以就业。

    答案我是不知道的,因为我接触过的孩子都还没长大呢。但我希望它可以融入社会,甚至去完成一项工作。
    收起
    2015-06-29 14:38 来自自闭症互助帮 举报
  • 速普机
    速普机

    自闭症的心理干预治疗

    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特点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正常儿童有较大的差异,感知觉异常是孤独症儿童认知偏差、焦虑不安、情绪波动大、行为刻板、兴趣狭隘的起点。感觉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人脑的处理加工而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
    展开
    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特点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正常儿童有较大的差异,感知觉异常是孤独症儿童认知偏差、焦虑不安、情绪波动大、行为刻板、兴趣狭隘的起点。感觉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人脑的处理加工而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把握。显然,孤独症儿童在感觉和知觉能力方面都存在障碍,导致对外界的认知偏差或缺失,表现为反应过度或反应迟钝,其使深处焦虑之中,并引起一系列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见图1。可以说感觉异常是孤独症儿童心理干预的最大障碍之一,也是干预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把握孤独症儿童的心理需求 需要是动机和行为产生的基础,只有把握孤独症儿童的心理需求,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孤独症儿童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与孤独症儿童交流的渠道,找到有效矫治措施。在干预实践中一旦儿童的某种需求得到满足,训练效果将事半功倍,通过一些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和一些训练效果较好、并逐渐建立了部分社会功能的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分析表明,孤独症的心理需求不但有,而且很强烈。1)安全感的满足:对所在环境和世界的认知偏差与异常,使孤独症儿童“不怕危险”,其实这是不知道危险,根本没有危险的意识,但孤独症儿童内心世界最需要安全的满足; 2)情感的宣泄:焦虑不安时刻伴随着孤独症儿童,情绪表达的障碍,导致其情绪常处于失控状态,由于不能与外界正常交流,负性情感无法宣泄,谁能理解孤独的内心; 3)成功的体验:认知的偏差和发展能力的缺乏,成功体验成为孤独症儿童的奢望,如果干预训练行为能带给孤独症儿童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将成为孤独症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形成社会功能的心理基础。4)认识自己和世界的需要:孤独症儿童与其说不愿了解和世界,还不如说无力了解这个自我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这就是训练功能说的理论基础,也是心理干预的重要内容。
    摘自《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第18卷第4期,作者:郭德华等
    收起
    2015-06-12 15:47 来自自闭症互助帮 举报
  • 桃花流水鲈鱼美
    桃花流水鲈鱼美

    你造吗?自闭症可恢复正常

    最近一篇发表在《儿童心理与精神病学杂志》上的报道显示,患有高功能性自闭症的患儿有可能逐渐摆脱临床意义上和社交意义上的自闭症谱系疾病(ASD)症状,具备正常的社会性功能,也就是说高功能性自闭症的患儿有可能恢复正常。
         研究人员开展的这项小规模研究共招募了34例曾患...
    展开
    最近一篇发表在《儿童心理与精神病学杂志》上的报道显示,患有高功能性自闭症的患儿有可能逐渐摆脱临床意义上和社交意义上的自闭症谱系疾病(ASD)症状,具备正常的社会性功能,也就是说高功能性自闭症的患儿有可能恢复正常。
         研究人员开展的这项小规模研究共招募了34例曾患有ASD但已达到“理想结局”的患儿,年龄、性别和非语言智商匹配的44例高功能性自闭症(HFA)患儿和34例发育正常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显示,目前所有的理想结局患儿和发育正常儿童都不符合ASD诊断标准。但有7例理想结局患儿显示出轻度社会功能受损,后者均为非自闭症性,而与焦虑、抑郁、窘迫、注意力差等有关。发育正常儿童与理想结局患儿有几乎同样的较高语言智商评分,比HFA患儿平均高出7分。HFA患儿的面孔识别评分低于平均值;理想结局患儿和发育正常儿童的面孔识别评分相似,均处于平均水平。
        当然该研究的适用性也存在明显局限性,理想结局究竟是来自功能代偿还是来自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实质改变,也未被证实。
    收起
    2015-06-10 11:15 来自自闭症互助帮 举报
  • 步水微月
    步水微月

    如何更好的与自闭症儿童相处

    1)自闭症不是内向,而是一种大脑发育障碍。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不是他们自己不爱跟人说话或者内向,而是因为大脑发育障碍导致的交流障碍,因而他们的“自闭”并不是性格上的(当然每种性格也对应不同的大脑结构啦~)而是脑器质上的障碍。所以,即便是一个超级外向爱说话的人去主动和自...
    展开
    1)自闭症不是内向,而是一种大脑发育障碍。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不是他们自己不爱跟人说话或者内向,而是因为大脑发育障碍导致的交流障碍,因而他们的“自闭”并不是性格上的(当然每种性格也对应不同的大脑结构啦~)而是脑器质上的障碍。所以,即便是一个超级外向爱说话的人去主动和自闭症儿童交流也并不能因此得到更多他们的反馈——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你的——你要习惯这一点,嗯。

    2)他们常伴有感知觉异常,要先观察,再靠近。
    尽量不要一见面就拥抱或亲吻他们,他们很可能有触觉敏感拒绝身体接触。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见你就要你抱抱。
    尽量不要穿着blingbling的衣服或装饰,他们可能有视觉敏感,去揪你衣服上的亮片或者耳环。
    尽量不要一大堆人在一起叽叽喳喳,他们可能有听觉敏感,过于嘈杂的环境让他们感到害怕。
    当然,以上只是举例,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是不同的,重要的是,先观察他们,再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接触他们。
    也就是说,你认为友好的表达方式在他们看来可能是一种伤害。
    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吧。

    3)保护他们,也保护自己。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没有伤害性或者攻击性,当然不排除个别现象。
    当然,即便偶然发生一些抓挠或者拍打的行为,也可能是他们表达喜爱你的方法。
    在习惯接受他们的方式的同时,做好自我保护也是有必要的,在上课的时候偶尔收点小伤很平常啦。

    4)你爱他,他也会用他的方式爱你。
    无论如何,只要你表达爱意,他们会很明白谁对他好。
    要有耐心哦~
    收起
    2015-05-28 10:05 来自自闭症互助帮 举报
  • 大爷的烟斗
    大爷的烟斗

    自闭症干预训练方法

    1.目前国际上受主流医学推荐和使用的训练干预方法,为孤独症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方向,这些主流方法主要有
    (1)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 主张以行为主义原理和运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训练强调高强度、个体化、系统化。(2)孤独症以及相关障...
    展开
    1.目前国际上受主流医学推荐和使用的训练干预方法,为孤独症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方向,这些主流方法主要有
    (1)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 主张以行为主义原理和运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训练强调高强度、个体化、系统化。(2)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TEACCH)训练 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对患儿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
    (3)人际关系训练法 包括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时光疗法和Gutstein建立的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疗法。上述治疗方法在国内一些孤独症康复机构已开展,获取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4)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尚无法改变孤独症的病程,也缺乏治疗核心症状的特异性药物,但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一些情绪和行为症状,如情绪不稳、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行为、攻击行为、自伤和自杀行为、抽动和强迫症状以及精神病性症状等,有利于维护患者自身或他人安全、顺利实施教育训练及心理治疗。

    (来源于度娘)
    收起
    2015-05-24 14:00 来自自闭症互助帮 举报
  • 咕咕咕
    咕咕咕

    18~24月是自闭症的干预黄金期

    在自闭症儿童中,多数都伴有语言障碍,只有20%能够和正常人一样交流。尽早发现孩子的语言问题,可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语言能力。

    1.语言障碍是因用错脑

       正常人语言处理区域主要是在大脑左半球的皮层,而自闭症儿童可能是两个大脑半球同时发挥作用,或者仅用右半球。正常人在...
    展开
    在自闭症儿童中,多数都伴有语言障碍,只有20%能够和正常人一样交流。尽早发现孩子的语言问题,可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语言能力。

    1.语言障碍是因用错脑

       正常人语言处理区域主要是在大脑左半球的皮层,而自闭症儿童可能是两个大脑半球同时发挥作用,或者仅用右半球。正常人在理解语言和跟别人进行沟通时,往往是大脑前后左右协同作战,相互联系。而在自闭症患者的脑中,这种大脑区域的连接和互动性比较差。这造成了他们之中的部分患者出现了对语言的理解障碍和交流障碍。

    2.缺乏手势语或是自闭预兆

      正常的孩子在6个月时就可以开始尝试和父母以及外界进行交流,到了7个月时,就可以咿咿呀呀地发出声音了;10~12个月时,他们会用自己的“手势语”指向想要的东西,对不喜欢的事情摇头以表示不满意;12~14个月是说话的开始,能说简单的词;等到18~24个月时,能说说一些短语。到了3岁,就可以说完整的句子了。自闭症孩子表现出的最早症状就是缺乏手势语,他们不懂得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要留心孩子在10~12个月时的表现,缺乏手势语就要提高警惕。
      
    3. 18~24月是干预黄金期
      自闭症儿童能否说话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与发现和治疗的时间早晚有一定的关系。在国外,自闭症的孩子往往到了4岁才被确诊治疗,但其实在两岁或更早时家长就能发现一些倾向,18~24个月是进行自闭症干预的黄金时期。而等到6岁时再进行语言训练基本上是没有作用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收起
    2015-05-24 13:56 来自自闭症互助帮 举报
  • 咕咕咕
    咕咕咕

    如何提高自闭症患者的语言能力

    语言训练绝不是掰着嘴强迫患儿学习发音,也不是机械化的训练,这样只会增加患儿的压力与负担,反而对开口说话没有好处,相反,如果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发现细节,利用自然地事物帮助患儿学习语言,效果可能会更好。
      多动口,多说话
      这里所说的“多动口,多说话”并不是鼓励家长每天...
    展开
    语言训练绝不是掰着嘴强迫患儿学习发音,也不是机械化的训练,这样只会增加患儿的压力与负担,反而对开口说话没有好处,相反,如果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发现细节,利用自然地事物帮助患儿学习语言,效果可能会更好。
      多动口,多说话
      这里所说的“多动口,多说话”并不是鼓励家长每天在家里絮絮叨叨,而是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和细节在经过整理之后形象的表达给孩子,帮助孩子增加体验,并且学会如何描述。
      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一定会有帮助,因此,只要有可能,就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吧,尽管大多数时候孤独症孩子并不理解你读的什么内容,但你可以从几张小卡片入手,引起孩子的兴趣,逐渐提高难度。
      在歌声中帮助患儿学习
      歌曲是孩子们接受和掌握语言的最佳形式,他们在学会旋律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歌词。所以,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听歌、唱歌。唱的过程中,你可以配合上相应的手势,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意思。
      迎合孩子的兴趣
      父母平时要多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抓住要害,才能强化效果。如果孩子对玩具汽车比较感兴趣,父母就可以多陪孩子玩儿玩具汽车,在游戏的过程中穿插语言训练,当孩子想要的时候就故意拿开,等他表达出来再将玩具还给他。总之,有兴趣才有效果,做父母的需要见机行事,灵活处理。
      多带孩子到自然中去
      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不仅仅是帮助孩子多认识些动物、植物和星星那么简单,他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进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讲,虽然没有普通小朋友那样好奇心强,但多带孩子接触外界,多见世面,对患儿的语言能力发展会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收起
    2015-05-24 13:40 来自自闭症互助帮 举报
  • 心若徐风
    心若徐风

    自闭症能治愈吗?

    如题
    2015-05-24 11:09 来自自闭症互助帮 举报
  •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干预治疗方法

    虽然目前孤独症的干预方法很多,但是大多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尚无最优治疗方案,最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个体化的治疗。其中,教育和训练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目标是促进患者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孤独症患者在学龄前一般因不能适应普通幼儿园生活...
    展开
    虽然目前孤独症的干预方法很多,但是大多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尚无最优治疗方案,最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个体化的治疗。其中,教育和训练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目标是促进患者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孤独症患者在学龄前一般因不能适应普通幼儿园生活,而在家庭、特殊教育学校、医疗机构中接受教育和训练。学龄期以后患者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会有所提高,部分患者可以到普通小学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教育,还有部分患者可能仍然留在特殊教育学校。

    目前国际上受主流医学推荐和使用的训练干预方法,为孤独症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方向,这些主流方法主要有

    (1)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 主张以行为主义原理和运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训练强调高强度、个体化、系统化。

    (2)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TEACCH)训练 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对患儿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

    (3)人际关系训练法 包括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时光疗法和Gutstein建立的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疗法。

    上述治疗方法在国内一些孤独症康复机构已开展,获取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收起
    2015-05-22 18:03 来自自闭症互助帮 举报
  • 奇迹出现
    奇迹出现

    正能量!英国5岁自闭症小女孩画风似莫奈

    英国的绘画天才小萝莉Iris Grace Halmshaw,她在3岁的时候患了自闭症,不会说话,为了治病,开始用画笔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画作被妈妈上传到facebook后,在艺术圈引起轰动。

    现在 Iris Grace有4岁了,她越来越开朗。
    展开
    英国的绘画天才小萝莉Iris Grace Halmshaw,她在3岁的时候患了自闭症,不会说话,为了治病,开始用画笔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画作被妈妈上传到facebook后,在艺术圈引起轰动。

    现在 Iris Grace有4岁了,她越来越开朗。
    收起
    2015-04-10 13:52 来自自闭症互助帮 举报
自閉癥互助幫

自閉癥互助幫

話題:285

成員:933

加入版塊
自閉癥幫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