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氯苯那敏和抗菌药物:这类原因引起的药源性哮喘主要特点:起病迅速强烈,存在个体差异。
2、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小剂量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大剂量作为解热镇痛药,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阿司匹林带来的不良反应比较多。目前公认的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原因是前列腺素E可以扩张支气管,而阿司匹林抑制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E的合成,并且合成过多的白细胞三烯(具有强烈的支气管收缩效应)而引起药源性哮喘。致哮喘发作时,一般起病比较急,可能出现呛咳、继而喘息、口唇发绪、胸闷、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3、西咪替丁:西咪替丁为H2一受体拮抗剂,可拮抗组胺受体,从而抑制胃酸分泌。使用H2一受体拮抗剂可以使气道平滑肌部位则受体功能失调,使血液中eA入IP进一步下降,最终导致哮喘发生或加重。且再次服药可复发,停药后症状不会持续。
4、沙丁胺醇:可以有效地抑制组胺的释放,预防支气管痉挛,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长期使用该类药物可形成耐受性,可能使哮喘加重。
5、普蔡洛尔:普蔡洛尔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心脏病的治疗。可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使通气功能下降,具有诱发或者加剧支气管哮喘的风险。可能诱发药源性哮喘。
